現代文明程度越高,光汙染也就越嚴重,看到星空的可能性也越小——程茵這些年生活在首都,確是想看星空而不可得。
“是的,”郗羽凝視天空,雖然她看過的星星比許多人一輩子看到的還要多得多,但依然發自內心的感慨道,“不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星空都覺得那麼震撼。”
“我要拍下來。”
“有些難,不過你試試吧。”
正如郗羽所言,手機拍攝星空的效果很差。現在手機的攝像頭畫素越來越高,但拍星空遠遠不夠。
“曝光時間不夠。要用專業相機才可以。”
“那就不拍照了,用眼睛記錄就好,”程茵爽快把手機揣兜裡,“那顆很亮的星星是?”
“那是織女星,織女星是天琴星座中的亮星,是北半球第二亮的星座。”
“有織女星,牛郎星呢?”
“在銀河系的那一邊,和織女星遙遙相對,”沒有指星筆,郗羽於是伸出手指向天空,“看到那顆星了嗎?銀河系中間那顆,那是天津四,它和牛郎、織女星組成了一個很大的三角形,這就是著名的夏季大三角,整個北半球都可以看到。”
“你對天文很瞭解?”
“這也是我的一部分工作內容,我所在的實驗室和天文臺有長期合作,我們為他們處理天文照片裡的大氣擾動,盡可能還原真實的星空。”
“你所從事的真是偉大的工作。北鬥七星在哪裡?”
“那邊的星座是北鬥七星,鬥柄指著南方,說明夏天來了,古代有句話,‘鬥柄指南,天下皆夏’。”
“哦,對,長得真像一個勺子。北極星又在哪裡?”
“北極星的那個勺子的外側的兩顆星連線,朝勺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是北極星。北極星和地平線的夾角就是我們所在地的緯度。”
“是嗎?北極星好像不是很亮啊?為什麼我記得北極星是天空最亮的星?”
“北極星是北天球上最重要的星星,但亮度排不上前十。不過一萬年後織女星會成為北極星,這就是有史以來最亮的北極星了。”
“啊?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因為地球的進動……”
程茵對天文學很有興趣,她很有求知慾望地指著天空不斷詢問,郗羽一一解答。一問一答中,時間過得飛快,等救援也不那麼辛苦了。
程茵興致勃勃道:“今晚我學到的天文知識比我看十本書還強。你不覺得很巧合嗎?一個能看到星星的晚上,身邊有一個對天文學及其瞭解的同伴。”
是的,這種機率的確不高。郗羽並不自戀,但像她這樣瞭解天文知識的也是萬中無一的。
郗羽露出複雜的笑容:“程茵,你知道嗎?十幾年前我們也約定一起看星空的。”
“是嗎?”
“對的。當時學校樓頂在修建天文臺,我們約好,等天文臺修好後,我們就一起看星星,”郗羽說,“你說要跟我學著認識天上的星星。”
程茵若有所思地一頓:“原來我們有過這樣的約定……呵,十四年後實現的約定,有些宿命感。”
“是啊,我也這麼想。”
“那我們訂下約定吧——”程茵看著她,“什麼時候我們去天文臺看星星?”
“好的。等你到美國後聯系我,”郗羽說,“美國的天文臺大都對開放的,你可以看個飽。”
“那就這樣說定了。”程茵伸出右手和她擊掌。
說話間,一顆流星劃破晴朗的夏夜,劇烈的燃燒著,發出璀璨的白光,把夜色這塊黑色幕布撕開了一條縫隙。
兩人間再次仰起頭看著星空,陷入愉快的靜默。遙遠的恆星釋放出的光子經過飛過幾百、幾千光年的距離到達地球,靜靜地落入兩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