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洛陽施行新政,按說不用通知朝廷,可是一部分經濟來源於長安,再說也不是什麼大事。
昨夜來的運輸隊是早上趕往長安,相當於公交車一般。李世民將寫好的信交給司機,吩咐親自交到長孫無忌的手裡。
長安的早朝並不早,三人中也只有長孫無忌能參加,早上收到李世民的信,便準備殿上就交給皇上。
只是今日朝堂上的氣氛有些不同,人人都在討論世子殿下與長安城崔家的關係,至於兩人有什麼勾當,長孫無忌只聽說在朝堂上就知道了。
上早朝,長孫無忌不著急將信奉上,但是想聽一聽阻礙秦王府的崔家想幹什麼。
“諸位愛卿,今日可有事上奏?”李淵問道,掃視眾人,以示威嚴。
李淵看了看,說道,“諸位愛卿既然無事,我倒是有一事要說。秦王搬到洛陽城,重建城池需要大量工匠,現如今長安及其周邊城池的流民過多,是不是要停止施粥,現如今在洛陽成有活可幹,鼓勵自力更生豈不是更好,眾愛卿以為呢?”
剛剛無人說話,此時許多人躍躍欲試。
長孫無忌看的出殿上大部分都被李建成買通,自然是幫助李建成說話,世子府的人也不說,不過多是嘴上功夫更厲害。
李建成“父皇,兒臣以為此事不妥,城外流民多是洛陽城逃離出來的,二弟將洛陽城打的破敗,如今又讓洛陽百姓重修城池,不說百姓回不回去,我們若是停止了施粥,百姓方才豈不是要說我大唐施行暴政。”
李建成一番話極具煽動性,文官御史臺的人整日做的是什麼?就是耍一耍嘴皮子功夫,讓百姓在嘴皮子上過的好,就是真的好。
崔桐聞言,又被李建成使了個眼神,便上前說道,“皇上,臣以為不可停止施粥,長安周邊百姓靠著皇上仁心施粥活著,每日讚歎皇上豐功偉績,如今斷了粥,百姓活不下去,定然會對朝廷不滿。”
李淵緊緊皺著眉頭,沒想到自己提出的建議引起了眾怒,仔細想想,確實對百姓太過苛求了。
“這樣吧,既然秦王有求,自明日起,施粥減半,不要再議了。”李淵說道,兩兄弟之間的爭鬥剛剛開始,李淵並不想看到兩兄弟死戰,方才想到讓李世民搬到洛陽。
長孫無忌一看,自己上奏不上奏完全沒有什麼影響了,現在倒是李建成有什麼詭計。
李建成嘴角露出陰險的笑容,又上前說道,“兒臣有事要奏。”
“哦?有什麼事?”李淵回道,剛剛還沒事,這又有事了?李淵頓時有股無力感。
“父皇,戶部尚書要請辭,父皇應該知道了吧?”李建成問道。
李淵點點頭,說道,“昨日我便知道了。”這麼正是讓李淵頭疼的地方,戶部尚書算不得年邁,卻堅持要請辭,讓李淵一時間摸不著頭腦。此時聽李建成說出來,方才恍然,
“兒臣以為,崔桐崔大人當得此任。”李建成看著李淵說道。
李淵也頭疼不已,剛剛全是給了他們一棒,現在就來要蜜棗,倒真是打的好算盤。
“嗯,崔大人在戶部做的不錯,諸位愛卿以為呢?”李淵問道,其實心裡是拒絕的,可是畢竟李建成是世子,還是有所偏心。
經過這麼一番爭鬥,朝堂中的大臣怎麼能不知道李建成的心思,明顯就是崔家旁系與李建成勾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