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派左右統軍王長諧、劉弘基和左領軍長史陳演壽、金紫光祿大夫史大奈率步、騎兵六千人從梁山渡河,駐防在河西,以等待大軍,時刻觀察著屈突通的訊息。
任槐得了李淵的賞賜,精力更勝從前,便準備再次去說服韓城守將,李淵大喜,當下命任槐為招慰大使,赴韓城遊說。
李世民攻下壺口,快馬加鞭回來稟報,聽說李淵派人收服了孫華,恭喜道,“父親,孫華既然來降,關中其他勢力便不由得不來歸順我義軍。”
“嗯,任槐在關中任職多年,自然有制裁他們的手段,此事要多虧了他。對了,壺口怎麼樣?”李淵忙問道。
“壺口守將不服,被我殺了,部下皆歸順,我留兩千人守在壺口,其他將士已經盡數趕回來了。”李淵說道。
“好,如今不必從前,關中勢力複雜,儘快取得長安,穩定天下方才為正道。”李淵又道,轉眼像是想起了什麼事,又道,“二郎,泡麵還有嗎?今日被我賞賜給了任槐,接下來不知道還有多少苦戰,一一賞賜的話只怕不夠。”
李世民一呆,心道,“這都是什麼跟什麼,一箱子泡麵就將任槐打發了?聽樣子還興高采烈的。”見李淵一臉期待,說道,“雖然難弄,但是我儘量為父親辦。”
李淵笑道,“二郎真不虧是我兒子,為我分憂解難。”
“父親嚴重,不知父親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李世民略有些期待的看著李淵。
“嗯,裴大人對屈突通情有獨鍾,諸將士跟隨附和,劉大人搖擺不定,想必也不知道該打哪裡好。”李淵說道,驢唇不對馬嘴的回答,卻讓李世民一楞,心道,“不是要考自己嗎。”
“父親,我以為屈突通定然不敢來打,我們兩部相鄰不遠,屈突通尚且不敢前來試探,若我們兵臨城下,屈突通死守河東郡,到時長安派兵來援,只怕我們措手不及。”李世民說道,一邊觀察李淵臉色。
“嗯,我便是這樣想的,先前猶豫不決,聽你說完方才篤定。”李淵道,“讓你大哥前來見我。”
“是!”李世民領命將李建成喊了回來,卻聽街上吵吵嚷嚷不知在幹什麼。
李世民定睛一看,喊道,“長孫兄。”原來上次在太原與長孫無忌分別,到現在已經是許久不見了。
“李兄,大軍速度也太快了,我險些趕不上,若不是遇到了運輸隊,我還要再等幾天呢,叔父在哪,我先去拜訪。”長孫無忌說道,李世民一聽長孫無忌是來幫助自己的,大喜,連忙帶著長孫無忌前去暫定的將軍府。
李淵將李建成喊去無非是攻打河東郡的事,經過李世民的提醒,李淵豁然開朗,晉陽起兵帶來的大軍以及現如今歸降的大軍,數量已經有二十餘萬,乾脆分為兩軍,一邊拖住屈突通,一邊力攻長安。
李建成回道,“父親說的不錯,兩方必要攻下一個,不然我們處境將會十分尷尬。”
“嗯,我叫你來就是讓你與二郎攜十萬大軍攻打長安,取下長安穩定關中各地,截斷屈突通重要糧道,屈突通到時不攻自敗。”李淵說道,李建成大呼善。
兩人話畢,李世民帶著長孫無忌前來,李淵見來人熟悉,近前來看的清楚,道,“輔機,你怎麼來了。”
“我來助叔父攻取天下。”長孫無忌一拱手,說道。
“哈哈,你倒是油嘴滑舌。”李淵心情大好,封渭北道行軍典籤,輔佐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