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笙覺得這次的代言人合作,很可能沒什麼戲了,回去之後也沒有過多的在意,而是開始處理起自家公司的事務來。
依附別人公司賺錢也只是一時的,雖然錢來的又快又多,但是這並不能給白曉笙帶來多少安全感。
歸根結底,白曉笙畢竟還是宜風公司旗下的簽約藝人,還有著合同的束縛。藝人生涯有時候並不是表面的那麼自由,或許各方面都是有不少難以啟齒的東西。
娛樂圈的水很渾濁,這可不是說說而已的事情。
比如白曉笙自從出道以來,各種各樣的緋聞、八卦、謠言,就沒有斷掉過,最多不過是熱度的大小問題而已。
而像其他的不少偶像明星,不論是同樣的新星,還是那些成名較早的前輩,一樣被這些事情所困擾著。
比如像上個月白曉笙作為受害人的縱火案件,因為是社會性質的事件,所以的確在娛樂圈引起了轟動。但是實際上,在上個月在娛樂圈影響力更大的,被眾多娛樂媒體更加關注的,卻是另外一個天王級明星的緋聞事件。
對方似乎也是揹著未婚妻,同時劈腿了另外兩個女藝人。
當時的縱火案件雖然在全國各大新聞頻道引起了關注,但是就白曉笙這一個受害者而言,她的關注度並不高的。
各大地方新聞頻道代表的是官方,現在的主流官方媒體又比較刻板嚴格,當然不會專門盯著一個受害的歌星轉。
而對當時白曉笙關注報道的娛樂媒體,在短時間內也沒有繼續跟蹤了,畢竟當時基本挖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況且對方的確是可憐的受害者,年紀又只有十五歲,不可能使勁的挖對方的什麼黑點,自然大部分版面都是用來博人同情的。
而博取同情的新聞,是絕對不可能太過持久的,再加上有著天王的緋聞大事件,白曉笙的新聞在這段時間裡很快就沉澱了下去。
這也讓白曉笙不止一次的在心中謝謝那個頂級大明星。
有媒體關注、有新聞的報道,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對於大多數歌手來說,都是非常求之不得的。
這牽扯到非常基本的要素,那就是曝光率。
有各種各樣的曝光率,增加在大眾面前的出場機率,才有可能增加知名度,說白了也就是刷刷存在感。
明星在普羅大眾面前要保持存在感,靠的是什麼?
曝光,曝光,還是曝光。
沒有曝光率的明星,很快就會淡出公眾的視線,然後就飛快的過氣掉,被人遺忘在角落裡,成為了一種某某情懷。
本來娛樂圈新城代謝的就比較快,每年出道的藝人越來越多,被淘汰掉的不知幾何。也有很多小有名氣的歌手,在數年後泯然眾人矣。
這也是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娛樂圈的各種明星,為了爭個頭條而不擇手段的,什麼無節操無下限的炒作都做得出來。
但相比較十多年後受到網紅沖擊的年浮誇年代,這個年代大部分的真人明星,還算是非常正統的炒作了。
不過還是有很多藝人偶像,為了財富或者名氣,寧願接受資本家的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