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隔三差五的就去苟嶽山家鬧,說他們曾經養過他幾年,非讓他出錢給二人養老。
苟嶽山雖然以前是混混,混不吝,後來成了幫派的三把手,大權在握,可是面對著親人,哪怕是搶了他的地和房子的親人,他也只有認慫的份。
給了一次錢,就會來要第二次,安娘不願意了,不讓苟嶽山給,他大伯母就罵安娘,還將人給打了。
苟嶽山一下就急了,打他罵他行,但是不能動他媳婦。
他要跟大伯家斷親,最後鬧到村長那裡,苟嶽山一次性給了二十兩銀子兩家斷親了,老死不相往來。
怕安娘在家被欺負,苟嶽山乾脆帶人搬到大王莊來住。
他已經在上二丫宅子旁邊重新蓋房子呢,以後打算跟老大做鄰居,也好為老大辦事。
上二丫覺得他這事辦的還算利索,這樣的親人不來往也罷。
說完苟嶽山家的事,上承福問閨女學堂的事情。
“閨女,學堂已經建好了,什麼時候開始報名?”
“爹,這事您跟夫子商量就好,我不摻和。”她只負責出錢。
“好吧,我跟才俊商量著過兩天開始報名,統計一下人數,好提前做準備。對了二丫頭,大王莊的王秀才找過我。”
“王秀才?想來當夫子嗎?”上二丫猜想。
上承福點了點頭,“他是這個意思,這不學堂還沒蓋好,本村好多人都來問關於上學的事,收不收大王莊的孩子。”
“爹,以後學堂的事就您拿主意,要是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在問我就好,我開學堂是為了讓孩子們能上學,可不是給自己找事的。”
她可不給自己找麻煩,幫會她都交出去了,還有幾千人的隊伍,分別找好了人,她喜歡當甩手掌櫃。
不對,她這叫會用人,自己親力親為才是傻帽呢。
上承福算是看明白丫頭的性子了,嫌麻煩,得嘞,誰讓我是你爹呢。
“好,那我做主了,學堂蓋得挺大的,最起碼能收兩百個學生,那兩個村子的孩子都收,如果旁邊村子有孩子送過來,我也收下了。”
“孩子他爹,這學費要考慮一下了,咱們跟鎮子上的不一樣。”一旁的虞氏提醒丈夫。
“對,還是孩子娘想的周到,要是誰都收,那鎮子上的學堂怎麼辦,學費差那麼多,估計都會來咱們學堂,這不行。”
夏苗放下碗筷給公爹提意見。
“爹,其實鎮子上的學堂之所以人多,費用貴,是因為那裡的夫子都是過榜的秀才。不缺錢的人家還是會將孩子送到鎮子上的。
這樣上嶺村和大王莊的孩子一個標準,其他村子的孩子一個標準,但是這個標準呢不能比鎮子上的差太多,這樣既不會得罪鎮子上的學堂,又適當的照顧了村民。”
上承福二人想了下覺得苗娘說的對,“那就按苗孃的意思,至於王秀才,就讓他來教書,正好兩個村子兩個班級。”
“好,爹您說了算。”上二丫又是這句話。
上承福知道她不會管,不過也要跟閨女彙報一下,說完學堂說族地。
“閨女,新的祖墳我跟你大哥還有你娘已經看好了,我想著找個吉日將你爺爺奶奶的墳遷過來,到時候全家要上山祭拜。”
“嗯,好,聽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