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寧不明白了,“額娘,您是主子,您被奴才欺騙了,怎麼不懲罰他們呢!打他們幾十大板,他們就不敢騙你了啊!”
惠敏聽了女兒的話,才反應過來,自己這女兒,可不像自己,是從二十一世紀穿越到幼兒的身體裡,骨子裡的觀念還是二十一世紀的人人平等的觀念。
這宜寧小格格,那可是土生土長的滿族格格,阿瑪是皇室貝勒,額娘是很受皇帝喜愛的大臣格格,自己又深受皇瑪法喜歡,所以骨子裡的高傲那可是與生俱來的,這尊卑概念也是根深蒂固。
惠敏這是要藉著這一故事給她闡明“術業有專攻”的重要性,養成學一門鑽一門的好習慣,可是,她關注的點,卻是自己被佃農欺騙一事。
惠敏看著女兒,又看了看兒子,問弘歷,“弘歷,你呢?你是怎麼想的?”
“額娘耽擱了他們勞作,他們才騙額娘,弘歷想,如果額娘是在他們不忙的時候去,他們肯定是不會騙額孃的。”
弘歷口齒清晰地說了這麼番話來,惠敏很是吃了一驚。
她知道自己兒子向來聰明,但是她卻是從來不知道自己兒子居然能聰明到這個地步。
在她四歲的時候在幹嘛?吃了睡睡了吃?
可是她兒子四歲的時候,能夠將道理了!
惠敏高興地又是狠狠地在兒子臉上親了一口,“吧唧”一聲是傳得老遠。然後才對著女兒說,“聽到二哥說的了嗎?這事其實是額孃的不對,佃農正在秋收忙碌季節,額娘去給他們添亂,他們又不能不理額娘,才亂說一通敷衍額孃的。”
說到這裡,又點了點女兒的額頭,“女孩子家家的,不要動不動就打人板子,在打板子之前,要先想想,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人的錯。做人要明事理,不能仗著自己的身份,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胡亂懲罰人,知道嗎?”
宜寧有些沒聽明白,但還是點了點頭,額娘和哥哥說得好複雜的樣子,假裝聽明白了吧,現在還是吃魚比較重要些,打不打板子什麼的,吃了魚再說吧。
惠敏見女兒那模樣,就知道小丫頭是心不在焉,壓根兒就沒聽進去自己的話呢。
可是自己的女兒惠敏還是十分了解的,這要是心思不在這裡,便是給她講再多,她也是左耳進右耳出的。
惠敏只能嘆了嘆氣,現在肯定不是講道理的好時機了,只能改日再給她講這些道理吧。
一想到女兒的教育問題,惠敏這會兒是略感疲憊,連心心念唸的酸菜魚此刻到了嘴裡都味同嚼蠟,絲毫不能拯救她此刻的心情了。
胤禛向來是個女兒奴,從宜寧出生就開始嬌寵著,要是宜寧說天上的星星真美,估計他都會想法子給她搞來。
加上康熙自己女兒少,像宜寧這樣活潑可愛身體健康的女兒更少,對宜寧更是喜愛得不得了。
當初康熙對惠敏的格外容忍,就是把她當作了自己女兒在寵。這會兒,自己的孫女,還是個和惠敏一般的性子,那還不得寵上了天去。
有人要問了,這皇上不是還有五公主,七公主,好幾個公主嗎?自己的女兒都寵不完,哪裡還有那些個美國時間來寵愛這個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