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上惠敏是抱著弘暉露了個面,不過到底才出月子,又是寒冬臘月,便只是出來以茶代酒,敬了一杯,說了些客套話,便又進屋歇著了。
孩子也順帶抱了回去,大冬天的,凍到了可不好。
不過雖然弘暉只露了個臉,收到的賀禮卻是一分也沒少,惠敏的小庫房都快裝不下了。
不僅是太後皇上德妃幾人賞了東西,就是向來不參與後宮之事的蘇麻喇姑都讓人送了長命鎖來。
這份情義,惠敏自是不敢怠慢,接了之後給親自帶在了團子的脖子上。
惠敏的月子坐得好,人也精神許多,之前落下的病根竟也都是好得七七八八了。只是外頭太冷,到底不如被窩裡舒服,便也順從胤禛的話,好好在屋裡養著。
只是遺憾孃家人難得進宮一趟卻沒有好好地陪一陪,胤禛為了哄她,便答應了她,等開府之後,必會接了覺羅氏來住上一個月。
這對惠敏來說可是大大的好事,她不知道清朝有沒有這種規矩,但相信只要是四四說出口了的,必定就能做到。便每日都盼出宮建府,守著小團子玩的時候也不忘唸叨幾句。
小包子如今大名就叫弘暉了,惠敏還給他取了個小名,叫小團子,胖嘟嘟的弘暉乖乖睡著的時候,還真就像是一個小糯米團子。
胤禛對此本來是稍有意見的,可只帶了皺眉的表情,話還沒說出口,惠敏就開始撅起嘴不高興了,胤禛無奈,話也就嚥了下去。
一旁的芍藥見了兩人的表情,便笑著道:“咱們老家倒是有這個規矩,說剛出生的孩子金貴,取名太好壓不住,小名啊,就得越貧賤越好,才能養大。”
胤禛聽罷也就點點頭,順著話接了下去,“小團子也是好聽的。”
惠敏這才重又露出了笑臉,繼續逗著小團子玩兒。
一個月多大的孩子已經會認人了,只要是惠敏逗她,就“咯咯咯”地笑。但要換了人,就是胤禛逗他,都是愛理不理的,還老會歪著腦袋找尋熟悉的味道。
胤禛見母子倆玩得高興,竟也是起了興致,脫了鞋也坐到炕上去。
一般只要是惠敏帶著孩子時,都是芍藥在屋裡伺候,挽秋和盛夏輪流著在屋外候著的,以防時不時的惠敏要親自餵奶。
現在雖然是大冬天,可炕上燒得暖暖的,小團子穿了一件小棉襖也不冷,臉上反而因為熱而紅紅的,整個臉就像是一個大紅蘋果,看得惠敏直接就上口輕咬了兩下,太軟太嫩了!
小團子也是非常給自家親媽面子了,被咬了不僅不哭鬧,反而笑得更歡了,小胳膊小腿兒也是揮舞個不停,手舞足蹈地根本停不下來。
胤禛看著母子倆的互動,心癢癢到不行,左右看了下,見屋裡只有芍藥在,終於是沒忍住內心的渴望,俯下身也親了小團子一口。
許是胤禛嘴上的鬍渣紮到了小團子,和被額娘親之後的反應截然不同,被阿瑪親了之後的寶寶非常不給面子的哭了起來。
惠敏忙將小團子抱起來,輕拍著他的背哄著:“團子別哭,那是阿瑪在親團子呢,阿瑪愛團子才親團子的,團子乖,不哭了啊!”
在熟悉的懷抱裡團子倒是漸漸停止了哭泣,安安靜靜地咬著自己的手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