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接到驛站快馬加鞭送來的信,和太子連夜招來群臣議事,確定賑災措施。
胤禛此時已經分到了戶部修書的工作,也是參與了此次會議,直到天亮才回了院子,洗了把臉,喝了口參茶,又到書房去了。
惠敏也是一夜都沒有睡好,她上輩子的老家在四川,經歷過“5.12”汶川大地震的,知道地震是怎樣一個家毀人亡的悲催傷痛。
又過了一日,朝廷賑災措施頒布,“壓死大口。給銀一兩五錢。小口給銀七錢五分。有力不能修房之民,每戶給銀一兩,得肯。”
同時減免百姓賦稅,穩定災區治安。
除此之外,康熙還怕有品行不良之人藉端生事,妨礙救災工作,又派了周複興帶兵前往,保護受災群眾,給了百姓一個安定的救災環境。
惠敏聽說了這些政策,也是佩服不已,康熙這個千古一帝的稱號真真不是白給的,這些個雷霆手段就是放在現代也是不失為好的政策的。
惠敏身為過來人,知道地震之後,在政府的幫助下災區人民是能夠盡快擺脫災情的,但是,心靈上的傷痛,卻是短時間內難以磨滅的。
畢竟,活下來的人,必定是有看到自己家人被埋在了廢墟之下的,家園盡毀,親人離世,好些心理不強大的人,都恨不得陪家人一塊去死,自殺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吃過晚飯後,惠敏給胤禛建議,不如召集京城中有錢人家募捐善款,給災區人民建書院開學堂講課,為災區人民做心理疏導,幫助災區人民走出地震陰影。還要興辦福利院,將那些地震中家人去世的,沒有人照顧的孤寡老人,地震中受傷沒了工作能力的傷殘人士和失去親人的幼兒都接到福利院裡照料,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
為了強調這事的重要性,她特意翻了好久的史書,找了以前地震後災區人民心靈受創自殺者甚多的資料來給胤禛看。
胤禛聽了惠敏的話本就大為贊賞,又看了惠敏找來的資料,激動得站起身來,拉著惠敏只道:“敏兒敏兒,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便立馬出了門,留下一句“我去找太子二哥商議此事,敏兒你先歇下,不用等我。”就頭也不回的走了。
惠敏也不在意,拿了話本窩在炕上,心裡盤算著自己能幫忙做些什麼。
次日天一亮,惠敏破天荒起了來,驚得外間值夜的盛夏忙上下打量,關切地問道:“福晉,可是有哪裡不舒服了,需不需要傳太醫?”
惠敏對她的反應很是不滿意,什麼嘛,大驚小怪,搞得她好似平日裡起好晚一樣。
得了惠敏一個白眼的盛夏自知理虧,也就不敢再說什麼,伺候惠敏洗漱完畢,拿起梳子給惠敏梳頭。
惠敏道:“今兒就梳個一字頭吧,我待會兒要去毓慶宮見太子妃,不能太隨意了。”
平日裡只在院子裡走動,惠敏都是簡單的小兩把頭,什麼配飾都不戴的,今兒個倒是特意戴了太子妃送的翡翠簪子,又穿了件翠綠色一字襟繡花旗裝,看起來很是清爽。
惠敏照例是用了豐盛的早膳後才出門的,她可不是虐待自己的主。
到了毓慶宮,太子已經去了乾清宮,太子妃見了惠敏過來很是驚訝。
要知道惠敏從來都是懶得出門的人,除了日常請安出門一趟,平日裡都只窩在自己院裡的。這會兒子到毓慶宮來,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