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兩家吃完了飯之後,於是便敲定了婚事,定在了下個月的15號。
雖然說時間有一些倉促,但是實際上兩家早就已經準備好了。恨不得明天就結婚一樣。關鍵是這兩個孩子都互相喜歡。兩情相悅是最好不過的了,總比以後結完婚了要像敵人一樣。
所以說這件事情就這樣子決定了。當村子裡面別的人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有一些吃驚。因為當初老張家的那個小兒子之前的是候選物件的時候。就挑了好半天,才最後敲定了下來。但是沒過多久又反悔了,隨便找了一個理由。即便是對方沒有說是怎麼樣,但是那理由一看就是隨便找了一個。
之後便沒有哪家姑娘原因來相親了。畢竟對方要求實在是太高,而且挑三揀四的。更別提對方要求也不是那麼出色,只是算是挺好的。如果說是家裡經商的話,還好,畢竟是有錢。但是隻是一般的農民城裡面也沒有託關係。所以說也不至於所有人都上趕著去。
眼看這件事情就沒有著落了。沒想到竟然挑了村子裡麵條件竟然最好的一個。而且聽說兩個人互相都有意思,所以說兩家的父母便沒有阻止他們。便就敲定了這件事情。
而且日期也就已經早早的定下了,好像是生怕反悔一樣。所以這麼把日子提前了。
原以為會覺得日子這麼倉促,東西可能會不全,為了攀一份關係,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人家願意出一些力的。但是怎麼也沒有料到對方早就已經把東西準備好了。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幫忙。看來還是,別人多操心了。
可是讓許多的人都眼紅不已。畢竟兩家的條件都擺在了那裡,都不是算差的。如果說這門親事真的成了的話,可以說是親上加親。
一開始張老還會害怕對方並不會答應這門親事,怎麼也沒有想到竟然會答應的那麼爽快。而且提出的要求也是一般的條件,並沒有那麼想象中的苛刻。
這就更加的讓老張家有一些感覺對不起書記家。
畢竟人家可是村幹部。無論是在哪裡,都是吃香的。再加上這個條件的話,再加上本身就長得好看。那可以說求親的人可以排很遠了。
但是也有一部分的人會認為書記家把女兒楊的太嬌氣會什麼活也幹不了。到時候別再供養了一個祖宗回家。那還不如不去那家。找一個比較賢惠可以幹活兒的。
何樂而不為呢?
張老其實也在擔心這個問題,但是跟他們擔心的並不是同一個問題。而是怕張老婦嫁進來會為了自己吃苦。
畢竟在書記家可不是在自己家這麼輕鬆。肯定是要下鄉攢工分的,無論是誰都不例外。妯娌關係這個倒不是很操心。因為家裡理理歪歪都是十分和平的,但是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和平。
其實張老並不知道,因為父母的偏心。導致自己的兩個嫂子動了想要分家的念頭,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一點的徵兆。
張老婦嫁過去過後可以說日子也是很好的。該做的她都會去做。也不給別人落口實的機會。因為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做的話別人肯定是要說的。
為了不惹下麻煩只能夠這個樣子。其實這也是自己該做的。自己也沒有比別的人多高貴只是這些年一直被家裡不讓做活所以一直也沒有幹過。
嫁過來的時候前幾天自己已經讓母親教給自己了。而且張老婦也是很聰明的,別的雖然沒有但是這方便就好像很有天賦一樣一學就會,一開始還以為自己女兒很有天賦其實並不是這樣。
因為怕嫁過去讓張老為難。外面的那些風言風語並不是沒有聽到過。
為了能夠讓那些人徹底的閉嘴只能夠用實際行動來堵住她們的嘴。
也不知道為什麼,張老婦越來越在意別人對於自己這段婚姻的看法。年少因為自己的喜歡竟然會吃的了這麼多的苦。但是即便是這樣還是被張老嫂嫂的各樣理由給反駁了。
就是因為聘禮。
這個時候哪怕是張老婦做的再怎麼好也無法改變這種情況。
於是便分家了。張老的父母由張老來撫養。那個時候父母還年輕也沒有什麼費心費力的。
但是到了老了再加上有了孩子之後。張老為了賺錢養家只好去別的地方打工。家裡的所有夥計都擔在了張老婦一個人的身上。
更別提還有要贍養的老父親老母親。
要說張老婦心中沒有怨恨那是假的。只是因為當初是自己決定要嫁的於是並沒有把這份怨恨表達出來。就算是表達出來也是自己的選擇。哪裡怨得了別人呢。只是自己的錯罷了。
自己根本就沒有權利去責怪別人。
張老婦眼裡流著淚水,其實自己就有一個孩子。雖然是比較幸運生了個男孩子。但是這孩子如今很是讓自己操心。這個兒媳婦也沒有說的那樣。什麼也不做天天也不知道幹活。
原本以為過一些日子就好了。畢竟自己當初的時候也是面臨的這種情況。但是妯娌並沒有看在眼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後還是分家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也沒有多養活幾個孩子。
也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到時候弄到的家人臉上都不愉快。
張老突然想起了之前種種的一切,內心之中還是有一些愧疚。如果當初不是自己的話也前的人根本就不會受的時候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