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拜了三拜,割下樊於期首級,收起殘虹劍,尋燕丹覆命。
......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韓經受過荊軻幾葫蘆酒,因此在高漸離提出要來易水送行時,也跟了過來。
不過燕丹在側,韓經沒有與高漸離同行,只是遠遠目視這一幕名傳於後世的慷慨悲歌。
易水河畔,沼澤處蘆葦上掛著一層晨霜,大雁出沒於雲巔,盡顯秋日的悲殺。
燕國使者上卿荊軻,副使秦舞陽立於河畔長亭,燕丹攜一眾知己親朋設宴於此,輪番敬酒,以壯其行。
荊軻已經有點醉了,疏狂之態盡顯,彷彿又回到了當年遊俠時,美人如玉,劍氣縱橫,快意恩仇,烈酒盈樽...
咸陽之行,一為報燕丹知遇大恩,不負墨俠手中劍;
二為見麗人美眷,了卻當年的那份無奈與悵然。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聲入青霄,蕩逸浮雲,場上之人無不為感懷動容,韓經亦然。
不過,此前他的眼光卻被遠處另一道身影牢牢吸引住。
她怎麼也來了?
雖然隔得甚遠,以韓經的目力,還是認出那道窈窕有致的身形正是焱妃。
悄悄欺近,她面上的那抹憂鬱更是惹人憐愛,讓人忍不住就想摟進懷中好生撫慰。
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蹙眉的婦人顏色不要太美,韓經認為,這種論斷毫無根據,這要看相貌。
“你似乎對我的近身絲毫沒有詫異?”
要知道焱妃可是在韓經的要求下,給自己下了封眠咒印,忘卻了韓經身懷絕世武功的事實。
“臨陣突破,再加上情緒大起大落,衝破了咒印的限制。”
焱妃淡淡道。
“殺六指時突破的?”
焱妃本來只是用冷漠的眼神瞟了瞟韓經,突聽此言,如電般的眼神盯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