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開始的規劃,這片大地將被設定分為三郡之地,西有樂浪,東有真蕃,中間王儉之城將成為核心所在。”
畢數年之功,墨鴉鸚歌率人走遍了這片土地的山山水水,“航拍”繪製了眼前的箕子國及周邊地形地貌全圖。
“樂浪現在是中原百姓最集中的地方,真蕃郡大多是還沒有開發的不毛之地。”
韓經面對著地圖,不停得圈圈畫畫。
真蕃郡一直到遙望扶桑的海邊,這些部族臣服的是箕氏,可還沒有納入韓經的勢力範圍。
不過韓經早已將這一片視為囊中之物,現在還屬於地圖開疆的階段。
“或懷柔或強力鎮壓,在兩三年內,中央郡以及真蕃郡的中原百姓要在三停裡佔據兩停以上,務必合三郡之力,奠定百世之基!”
這個時代,還沒有統治者像韓經這樣,重視人力資源的儲備。
現在不僅做著掏空韓國的事情,透過購買、誘拐等手段,其他六國無安身之所的流民也在吸納範圍之內。
“主公高瞻遠矚,老夫佩服萬分。”
墨鴉在一旁看著范增露出欽佩不已的表情,悄悄翻了下眼白,範老頭,你變了。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何為中國?天下為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禁攻寢兵,勤奮愛民,勸商惠工,土地闢,田野治,學校昌,人倫明,道路修,遊民少,廢疾養,盜賊息。”
范增陷入了對心目中華夏的美好遐思,“夷夏之辨,不在於血緣,不在於地緣,著我夏民之服,遵我夏民之禮,守我夏民之法,此即為中原百姓,反之則為夷狄。”
場上如典慶者,茫然抓頭,表示不解,墨鴉等則若有所思。
“範師傅所言在理,三郡之治,不在於武功,而在於法制。”
韓經點點頭,“接下來墨鴉帶人梳理真蕃郡,白鳳盯住箕潤,很多政令還要藉助他的名義頒佈。”
之所以點將白鳳,正是要藉助箕潤對他的畏懼感。
箕潤一直用沉默來面對,拒絕配合,但是等白鳳再度出現在他的面前時,一下子就突破了他的心防。
“主公如今已成為箕子國事實上的君王,不知接下來作何打算?”
范增輕點獸頭拐,不經意間問道,這可能也是相互之間的一種考較。
“按照您的佈局設想,為避秦鋒芒,韓國已經扶植韓宇為君了,這裡僻遠之鄉,是否要講究個名正言順?”
“對於這點,我個人有三句話要講。”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嘛,明太祖朱元璋的策略拿來就可以現學現賣。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遼西一帶的防禦工作要加強,砦堡邊境長城都要建起來,箕子半島的道路規劃建設獨獨沒有邊境之地,甚至還有意的留下了便於破壞的暗釦。
燕國甚至還就在建的邊境防禦線一事專門遣人前來質詢過,在燕丹眼裡,韓經當家作主的箕子半島更加應該加強與燕地的邊貿,同氣連枝,守望相助。
不過都被韓經以海上運輸線更加便捷搪塞過去,城砦照建,港口與船廠規模還要擴大,似乎鐵了心要當海上馬車伕。
半島的這一片沃土正是中原農耕民族的用武之地,韓經有意在始皇帝駕崩這前積攢下能供應、恢復天下生產的糧食物資來。
秦失其鹿,群雄競逐,農耕民族一旦失去了安心種地的土壤環境,就是天下分崩離析的末世光景。
那個時候的糧食物資比刀槍弓箭起到的作用還要大。
至於暫時不徹底遺棄箕潤,將箕子國改弦更張,小的方面是考慮到取代箕氏在這片土地的統治應當尋求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更多的是擔心刺激到咸陽的那位,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他要是一個不爽,豈不是將一番辛苦白白耗在前期對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