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請尚公子登臺。”
老將王齮恭身相請。
“使者李大人已經在前面相候。”
嬴政與蓋聶對望一眼,朝著王齮微微點了點頭。
心裡輕嘆一聲,百戰宿將,沒想到終究是首鼠兩端之輩。
如果是誠心侍君,又怎麼會似恭實倨呢?
在這個時候,每一分力量都是寶貴的,不到最後一刻,真不願意相信為國屢立卓勳的王齮捨棄掉了往日的榮耀。
蓋聶輕釦手中寶劍,示意尚公子放心。
但憑掌中劍,管教宵小之輩無功而返。
早在城樓之下迎候的李斯面無表情,好像一切正常。
這本身就是一種暗示,出去探查就再也沒有下文回稟。
贏政邁步往城樓之上行去,眉關緊鎖,非為眼前的局勢,而是想不通王齮為什麼會棄君上背大秦。
“還請先生解劍。”
王齮對著緊隨其後的蓋聶說道。
為了避嫌,他假作輕鬆的將自己的佩劍交到城樓下的守衛手中。
“蓋某身為尚公子親衛,身來劍不離身。”
蓋聶瞥了王齮一眼,反而將手中劍抱得更緊一些。
“軍中自有章程,還請先生配合。”
王齮絲毫沒有讓步的意思,對待蓋聶可沒有像對待嬴政那樣小心翼翼。
嬴政佩劍上樓,無人敢攔,換成蓋聶,就是不依不饒,一步不讓。
蓋聶同樣輕挑眉毛,一言不發。
我就是不給,難不成你還敢上前動手搶不成。
兩人此時爭的不是解劍與否,而是在相互試探。
如果蓋聶退讓,表明他心虛,王齮產生自己的動態已經被嬴政看穿的猜測。
身為大王貼身護衛,寸步不讓才是正常反應。
只是大劍師蓋聶的劍是一定要取下來的,鬼谷縱劍術的名頭也不是憑空傳出來的。
“如果先生信得過末將,不如將佩劍交由在下保管,事後必定完壁歸趙。”
看著兩人眼裡的火花越來越濃,千夫長蒙恬上前一步,開口勸和。
蓋聶眼見是昨日在帳外巡視的英武將軍,深深得看了他一眼,最終把佩劍遞了過去。
鬼谷自有相人之術,此人無論是相貌還是前幾日的種種行徑,都不像是王齮那個路數。
而王齮自以為詐言相欺,已經徹底爭取到了蒙恬,見蓋聶的劍落在蒙恬手上,心內舒了一口氣。
秦律嚴苛,軍法更是森嚴,雖然都是憑藉虎符調兵,但大王的權威仍是無比倫比的。
而且軍中像蒙恬這樣的大秦將門子弟還有很多,他們可沒有士卒那麼好忽悠。
如果讓軍中士卒知道尚公子的真實身份,王齮就沒有應對嬴政的把握了。
“小心!”
等到蓋聶上到一半臺階,一支長矛出現在視野,射向城樓上的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