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認親大會更像一場韓經自說自話的鬧劇,他瘋任他瘋,弄玉絕口不提義父二字,仍一口一個公子的稱呼著,不過經過這麼一鬧,莫名地有些安心下來,這裡好像也不是虎口嘛!
弄玉也終於知道了自己被邀請的目的,三十六計之美人計,吸引白鳳,以琴挑之,至少要達成韓經與其進行一次密談,暗暗把訊息傳給了紫女,真假就由姐姐他們去判斷吧。
心下暗忖,韓經還真是自負,難道想要在密談中三言兩言就挑動百鳥內亂,不過想想自己也是被忽悠瘸了請回來的,不禁又有些沮喪。
韓府別府重新修整,並且有一妙齡美女入住,撫琴於閣樓之上,墨鴉白鳳少不了要去打探一番,不怕你懂音律,要知道這琴音是會勾人的。
韓經知道此計非一日之功,能成就成,不成就當收了個乾女兒,任由弄玉在別府研習曲譜,他現在正接待投奔來的諸子百家之人。
看來養望成功,招賢納諫的名聲天下間已經傳播開了,這是韓經自己認為的,實際上江湖市井間流傳的都是無德王孫揮金如土的劇本。
這從真正意義上來說還是第一次有人主動投奔,韓經很享受這種王霸之氣外放小弟紛紛納頭便拜的情景,本著千金市骨的作用,親自以大禮相迎,也說得過去。
“公子禮節太重,怎麼敢勞煩公子親自出中門迎候?烏有拜謝。”
“先生攜門下弟子不辭勞苦,遠道而來,韓經稍稍多迎幾步,這有什麼!”
“老朽走遍七國,從沒見過如此新穎的桌椅,傳聞這都是公子府上產業所制,今日一見府上佈置,方確信不疑。”
原來坐下奉茶時,發現韓經這裡用的都是當下最新潮的桌椅,根本沒有佈置用來跪坐飲宴的矮几,市面上沒有的款式這裡都有。
“先生周遊列國,宣傳光大門派學說,實在令人佩服。”
“哪裡,哪裡,自幼被師門養育成人,為本門之學得繼奔走實乃本份之事,可惜自從我接手掌門以來,小說家之言再不為諸侯重視,門人弟子越來越單薄,眼看就到了難以為繼的時候了,聽聞公子賢名,這才厚顏前來,託歸門下,以求一孤燈矮舍,著我學說。”
諸子百家中的小說家在這個時期確實是到了最困難的時刻,雖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九流十家最後的一家講的就是小說家。加上學說素材均來自稗官野史街談巷議,為諸侯為輕,沒有立足朝堂的根本,逐漸沒落下去。
如今戰亂離散之頻,遠超春秋之時,小說家連民間百姓之裡也快失去立足點了,生存都是問題,誰還顧得上聽你傳播小說家之言。
小說家也是人,也要生活,想恰爛飯就要有讀者,有粉絲,沒人對小說家之言發起討論熱議,不但打擊其創作積極性,還使得其無法獲取生活物資,這一幕何其眼熟。
古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小說家對別人無用,韓經卻正好能夠用到,別人棄之如草,來到這裡當視如珍寶。
“先生大才,經這裡正有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需要先生與門下鼎力相助。”
韓經說得嚴肅正經,烏有先生與弟子聽得面面相覷,怎麼也覺得不大可信。
“先生請翻開面前我早已準備好的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