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六點半,小愛同學就把哥哥叫醒了。七點半要去學校踢足球了,哥哥有點興奮呢。
吃過早飯,我送他去。因為疫情的原因,家長不允許進校園,一個老師在門口,往東一指,告訴孩子直接去操場。
有幾個家長不太放心,透過學校的圍欄,遠遠觀望。我也湊了過去。
只見所有的孩子都坐在看臺那,兩個老師在那說著什麼。七點半過了,後面還陸續有孩子過來。有個孩子來得遲,慢騰騰往操場走。走到半路,又開始猶疑不定,似乎不知道往哪走。看得外面的幾個家長急死了,一邊七嘴八舌地對他喊:“寶寶往前走,在裡面呢!小朋友老師都在裡面呢!”一邊用手死命地往看臺方向指。這個孩子估計年齡也比較小,一開始被喊懵了,定在那裡不知道怎麼辦。看這邊一個勁往裡面指,就往裡走兩步,走兩步又往回退兩步。這邊就加大聲音喊,拼命往裡指。最後,他終於看到了隊伍,走了過去。
其實,第一次來上足球課,不應該遲到。上了小學後,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是小學生了,有些事情必須認真對待,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遲到。不遲到對自己應該是一個原則,對別人也是一種禮貌。尤其是一些集體活動,千萬不能遲到。作為家長,有責任教會孩子這一課。
在牆外這波家長裡,有兩個人我認識。他們是一對聾啞夫妻,兩個人一邊看著孩子在裡面踢球,一邊用手語在交流。這對夫妻在鎮上賣手抓餅,一輛車,兩個人,生意特別好。他們大約30歲左右,每天收拾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做餅的車上也是清清爽爽,歷歷落落。女人每天化著淡妝,男人每天穿著白襯衫,一個做餅,一個收錢打下手,配合默契。他們的攤子雖然沒有聲音,但是伴隨著美食的香氣,和男人女人真誠的微笑,站在那裡就能感受到一種積極、上進的精氣神。
今天,我看到他們為了孩子,在牆外“竊竊私語”,雖然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是我能感受到,他們對孩子的關心,對生活的熱心,對未來的信心。這樣活著,真好!
過了一會兒,女人跑到我身邊,拍拍我胳膊,拿出手機,在上面打字:“他們穿的一樣的衣服,能看出來誰是誰嗎?”然後咧開嘴對我笑了。我一看,確實,孩子們都換好了球服了,一樣的顏色,在這邊確實看不出來誰是誰。我對她笑笑,揮揮手走了。
九點,到門口接哥哥,孩子們正排著隊出來。哥哥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今天踢足球可踢爽了!”“是嘛!好多小朋友陪你玩,很爽啊?”“是呀媽媽,我們打了三場比賽,0比0!老師說踢得好可以進校隊,還可以去市裡、省裡參加比賽!”他興致勃勃地跟我講著足球課的事情,看著他滿頭大汗快樂無比的樣子,我也是發自內心地為他高興,為他有一項喜歡的運動,為他認識了更多的朋友,為他即將進入的全新領域而高興。
下午,上完畫畫課,我帶著哥哥和妹妹去鄉下老家,和奶奶一起勞動。挖土,種菜,摘辣椒,剝豆角,修剪桃樹……雖然一直在幫倒忙,但是對於兩個孩子來說,這些都是難得的生活體驗。慶幸我們是農村戶口,慶幸鄉下老家還有一畝三分地,多麼期待退休那天,能夠“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啊!
喜歡職場二胎媽媽的養娃日記請大家收藏:()職場二胎媽媽的養娃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