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晴沒有辦法,晚上的時候她調了鬧鐘,第二天三點就起床胡亂吃了點零食趕去醫院。
莫到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掛號大廳和白天沒有任何區別,依舊是人頭擠擠如菜市場,隊伍比白天時更長。
時晴目瞪口呆,頭大如鬥。
沒辦法,繼續排隊。
她昨天晚上因為生氣一點才睡著,不兩個小時又起來了,睡眠不足,整個人都是懵的,立在隊伍中迷迷糊糊地隨著人潮朝前亦步亦趨。
等到終於擠到視窗,她才愕然驚醒,一看手錶,已經是中午十一點。
雖然遲,但掛到號總是好的。
時晴心中喜悅,掏出證件和掛號卡對裡面那個小妹道:“麻煩請幫我掛個莊明俠醫生的好,謝謝!”
小妹卻把就那一堆東西扔了出來:“莊醫生的號已經滿了,明天來吧。”
“啊……怎麼可能?”
“已經滿了。”
時晴心中著急:“那其他幾個醫生的號呢,隨便掛一個吧。”
“也都滿了。”
時晴沒想到這裡的號如此搶手,自己起了個大早最後卻趕了個晚集。
這醫療資源實在是太緊張了。
她也是無奈,只得搖頭走了出來。已經耽擱了一個上午,下午必須回公司上班,一大堆事情正等著自己。
不過,距離下午一點還有點時間,時晴決定去看看醫生們是怎麼給病人看病的。畢竟帶兒子來治療還是第一次,她也沒有經驗。
負責青少年精神健康的科室有三個主治醫生,其中醫術最高明的是莊明俠醫生。這老頭今年七十多歲,已經退休十年,是返聘專家。
他是早年在德國留學,大學畢業後到美國讀的博士。後來受過沖擊,到鄉下勞動過幾年。
改革開放重回工作崗位,一干就是三十年,是國內的權威。
據說在從前,他的專家號在黑市上炒到一千塊一張。
二門診的院區建築比較老,房間和房間的過道很窄又低,已經被病人和家屬擠滿了。
很鬧,畢竟都是精神障礙患者,有的人在低低地笑,有人則木訥地發呆,有人在壓抑地哭泣。至於家長們,則在耐心地安撫著孩子。
這個科室是兒童和青少年精神健康中心,來的病人從六七歲到十來歲不等。
時晴只看了一眼,心中就打了個突:多好的孩子們啊,怎麼就生病了。
所有人都在排隊,裡面每看一個病人,就有一個實習生出來喊號。
以前,莊明俠的房間本有一扇門的,不過今天這門卻不見了,估計是被熱情的圍觀群眾給擠爛了來不及裝。
門口有許多家長和親屬在偷看,時晴雖然決定跑那邊去擠不太體面,可為了孩子她也顧不得那許多,就跟公交車上搶座的老太太一樣,不顧別人白眼用力把一箇中年人給撞開。
在來求診的時候時晴是做個功課的人,也瞭解了莊醫生的資訊。
這人醫術高明不假,但性格卻……怎麼說呢,實在不太可愛,喜歡說實話,不管病人家屬能不能接受。
莊明俠正在給一個大約十一二歲的孩子看病,這孩子一看就不太正常,腦袋有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