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王樺在廚藝比試中獲勝,甚至還得到了皇上的賞賜之後,廖府又很是熱鬧了一回。
什麼遠親近友但凡能扯上點兒關係的,哪怕是拐著幾道彎扯上關係的,也都毫不見外地來登門套近乎。
古維康是被騷擾得最多的一個人,他身為京城廚行的廚頭,跟廖老爺子關係親厚,那日比試時,見他跟夏月初的關係似乎也不錯,於是也不得不應付了許多求上門來的人。
甚至有人也不知從哪裡得知王樺尚未說親,這下廖府登時更加熱鬧了,有帶著自家女兒登門拜訪的。
當然,這些想來結親的,也沒有什麼官宦小姐或是大家閨秀,多是些商賈或是廚行出身人家的女兒。
這些人主意打得也是叮噹響,王樺是夏月初的大徒弟,如今又得了皇上賞識,就算以後沒有什麼太大的上升空間裡,好歹年輕時有這樣的資歷,加之背靠著將軍府,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別的不說,光是皇上御賜的那套金餐具,都夠他混吃混喝一輩子了。
但是這些登門的,無論懷揣的是什麼心思,就全都被擋在廖老這兒了。
今天則來了個更直接的,沒帶女兒,乾脆自帶媒婆登門來了。
夏瑞軒在廖老那邊聽到訊息,就趕緊跑過來給好兄弟報信兒。
王樺本來就被這些事兒弄得焦頭爛額,一聽說連媒婆都來了,越發嚇得躲在房裡不敢出去見客了。
“哎呦我的媽呀,自帶媒婆兒!”夏瑞軒都快笑得背過氣去了,“阿樺你行啊,現在真是香餑餑了,那麼多人眼裡的乘龍快婿。雖然前幾天來的都被我師父給擋回去了,但是我都幫你看了,沒有長得好看的,不要也罷!
“我師父說了,你如今還年輕,以後還有更大的出息,不要著急說親,更好的還在後頭呢!”
“你才著急呢!”王樺被他說得臉都紅了,他是當真沒有想過這樣的事兒。
當年他跟著夏月初離開東海府之前,他娘曾經跟他說過,拜師的規矩,三年學徒兩年效力,讓他不要想些有的沒的,好好跟著夏娘子學本事,出徒之後也不能急著走人,至少得幫師父幹兩年活兒,算是對師父傳授手藝的報答。
出徒之後,三節兩壽,也不能忘了師恩,必須要準備好禮物登門拜訪。
所以雖然夏月初從來沒有這樣的要求,但是在王樺心裡,他是一早就打定主意,出徒之後還要再幫夏月初效力兩年的。
至於什麼娶妻生子或是自己的前途,那都是要排在後面的事兒。
但是如今,學徒倒是滿了三年,但是夏月初沒提出徒的事兒,王樺更是覺得自己壓根兒還沒有出徒的資格,師父的本事他連一半兒都沒學到,哪裡有什麼資格出徒,就更談不上效力了。
平時這些想法,王樺都是自己藏在心裡,從來沒跟別人提起過。
今天話趕話地才跟夏瑞軒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