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顧元就帶著慶王劃撥給他的近百人的護衛,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離開了蓉城。
顧元身邊新增加的兩名近侍每天半夜都往蓉城傳遞訊息,大到當天的行程,小到顧元吃了幾頓飯,吃了什麼藥,事無鉅細地寫在紙條上,用信鴿傳遞迴蓉城。
蜀地這邊如今雖然整個兒落入慶王的管轄,但大部分地方還是比較太平的,即便有些山匪路霸之流,看到顧元這樣大規模的車隊,也是不敢輕易靠前的。
所以一路上都行進得十分順利,顧元除了吃飯睡覺和吃藥,大部分時間都是靠在車裡看書,也不知道搖搖晃晃得能看進去幾個字。
不過他這般安生,倒是給隨行的人省了不少事。
離開蓉城的第十二天,終於到達了顧元的老家。
如此看來,顧元在慶王面前說連來帶回一個月,的確是經過認真估算的。
顧元老家的村子,名字就叫顧家村,地處偏僻,頗有幾分與世隔絕的淡泊味道。
村裡一共百十戶人家,大多姓顧。
顧元家的祖宅在村東頭,是很氣派的高牆深院,裡面是典型的南房院落模樣,二層小樓,佈局緊湊合理,雖說如今荒草叢生,看起來頗有些破敗,但是依稀還能看得出當年雅緻的風貌。
好在顧元帶回來的人手充足,加上村裡的人也都過來幫忙,很快就收拾出來可以住人了。
顧元的身子到底還是太差,路上還沒現出來,結果一到家反倒病了,當天夜裡就發起燒來。
大夫忙了一宿,總算是把溫度控制住了,沒有繼續惡化。
三天後便是忌辰,顧元身子還沒大好,早晨吩咐大夫熬了一碗提神的湯藥,強撐著出了門。
顧家村的祖墳就坐落在村子後頭的山裡,好在山路上都鋪著青石以供踏腳,不太號走的地方也能看得出經常修整打理的痕跡。
顧元天剛亮出門,一路上走走歇歇,直到日上三竿才總算來到半山腰的祖墳。
整個兒顧家村的先祖都埋葬在這裡,密密麻麻的墓碑看得外人後背發涼。
顧元對這裡十分熟悉的模樣,輕車熟路地來得一座墓碑前。
這是一座合葬的墳,夫妻二人共用一個墓碑。
因為村裡有人在這裡看守打理,所以即便顧元很少回來,也並不顯得破敗。
顧元上前親自擺上貢品,揮手屏退眾人,一撩衣襬跪在墳前,上香祭拜之後就開始低聲唸叨著什麼,不時還伸手拔掉一些附近的野草。
這一跪就軌到了晌午。
大夫被攔在墳地外面進不去,等在外頭急得團團轉。
“顧先生病還沒好,今天走了那麼遠的山裡,如今跪在裡頭難免又要牽動情緒,誰行行好趕緊進去勸一勸,再這樣下去要出大事的!”
從蓉城出發之前,梁總管就曾經各種叮囑,讓他一定要照顧好顧先生的身子,剛到家就病了不說,如今還頂著太陽跪在墳前,時間久了身子怎麼吃得消,萬一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他的腦袋怕是也要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