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壯等人都走了之後,去研究了一下駱駝腹部的刀傷。
兩刀的位置都十分刁鑽,一刀直接刺破大血管,一刀刺破心臟,明顯就是奔著要殺死駱駝而去的。
而且根據傷口判斷,殺死駱駝的應該是一柄雙刃的匕首。
最重要的是,這種長度的匕首,在中原是很難見到的,一般是遊牧民族隨身攜帶,便於他們宰殺牲畜用的。
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指向,但是各種細節上透露出來的資訊,都讓人不得不懷疑,這件事很有可能是吐蕃人自導自演出來的。
但是他們的目的究竟何在呢?暫時大家都還捉摸不透。
晚上睡下之後,夏月初好奇地打聽吐蕃的情況。
透過薛壯大概的講述她才知道,如今的吐蕃,其實早已不是唐朝時期強大的那個吐蕃王朝。
在前朝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經歷過數次分崩離析的吐蕃王朝,直到先帝繼位之後,才重新迎回一位年僅十歲的王室遺孤,勉強穩定住了即將潰敗的人心。
這位王室遺孤便是如今的吐蕃王嘉勒斯賚,他成年親政之後,一直走親大齊的路線,與大齊通商甚至通婚,在短短三十年的時間裡迅速發展,其他分裂出去的部落也都紛紛回來歸順,雖然如今還達不到唐朝時吐蕃的規模,但也可以說是在唐朝吐蕃分崩離析之後,最大最成功的一次重新融合了。
但是如今算來,嘉勒斯賚也差不多六十歲了。
西北苦寒,六十歲對於他們來說,基本就是個坎兒。
所以想必此時,吐蕃內部應該也開始為了王位而蠢蠢欲動了。
但是跟今天的事情是否有關係?
卻又好像聯絡不到一起。
第二天一早起來,薛壯派出去的人就將調查來的東西交上來了。
雖然因為時間短所以內容不多,不過因為朝廷一直專門有人關注著吐蕃那邊的情況,所以從拿來的材料中,還是可以看出些東西來的。
原來隨著嘉勒斯賚年紀漸長,所以吐蕃內部有些人便開始不安分了,尤其是一些覺得這些年吐蕃國力漸強,不願意繼續依附大齊。
但是嘉勒斯賚自己心裡也有數,吐蕃之所以能夠國力日漸強盛,全都是因為依附於大齊,開啟了茶馬互市,並且用良馬換取各種急需的資源。
一旦沒有了大齊這個堅強的後盾,光是在北邊一時虎視眈眈的西夏,就不能放過吐蕃。
所以嘉勒斯賚心目中早已有了自己心儀的接班人選,並且打算在秋天的時候,親自帶人出使大齊,以確保大齊與吐蕃能夠繼續世代交好下去。
這個決定一出,吐蕃內部自然就有些人坐不住了,開始想要鬧出些事情來。
至於為什麼選在保定府鬧事而不是京城,估計也是想要先投石問路一下吧。
雖然大齊並不懼吐蕃,但是說實話,與吐蕃交好的這幾十年裡,大齊也的確獲益良多。
首先是有了吐蕃這一層屏障在,將西夏對大齊的威脅削弱了許多。
其次,嘉勒斯賚還一直帶人維護著西部的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