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之後,還有一些昔日的附屬小國以及城邦領主之類的到來,不過由於這些國家實際的面積大點的也就中國一個縣大小左右,人口幾萬人而已。
所以,也就不用朱子龍出面招呼他們了。
剩下至於那些鳥人族部落首領,亞人的村長,就更是隻能由秘書們過去招待一下就行了。
最後的最後,其它的一些勢力,並沒有被邀請,只能在電視機面前看轉播。不過這些人到是也不以為意!
最終這數百號人,全都在朱子龍的帶隊下穿越了時空之門,在國內那邊是晚上的時間,全都到達了地球。緊接著,由無數中方人馬保護著安排住進了特殊的酒店之中。
因為,第二天就是國慶。所以一切全都順利到位,中間時間不長,也就沒有發生什麼變數。
等到太陽不斷的升高,觀禮主席臺上現在也是賓朋滿座,各國領導人趁著這個機會開始相互寒暄,甚至交流幾句,雖然有些話語中是殺機四伏。
“閱兵開始了!”
因為這些人只能算偏禮觀眾,而且有些不能完全見光,所以都坐在特殊的座位上。並且不能隨意的走動,隨著伴隨人員的解釋,他們知道中國的國慶開始了。
而國慶之前的演唱,他們自然是聽不太懂,或許說一知半解,唯有閱兵式開始時,這可是大場面。全世界通用的架勢,人人都能看懂。
中國閱兵式中的數字年代,多種第一次!
1954年國慶閱兵,出現了傘兵部隊的方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最後一次接受檢閱。
1956年,第8次國慶閱兵。新中國前幾次大閱兵中惟一一次冒大雨閱兵;
1984年,第12次國慶閱兵。第一次國防力量大檢閱。此次閱兵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裝備最新、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大閱兵;
1999年,第13次閱兵,50年國慶大閱兵,閱兵中兵種最多的一次;
2009年國慶大閱兵首次亮相方隊,首批戰鬥機女飛行員方隊,由中國空軍首批16名戰鬥機女飛行員組成。首次亮相的通訊裝備方隊,展現了通訊兵作為我軍資訊化建設尖兵的嶄新風采。
此時此刻,伴隨著70響轟鳴的禮炮揭開。
隆隆的禮炮聲中,200人組成的升旗儀式護衛方隊沿中軸線向北行進,正步行進121步,寓意從1894年甲午戰爭至今121年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平凡歷程。
升國旗、奏國歌,天安門廣場中數萬名受閱官兵和觀禮嘉賓,齊唱誕生於抗戰烽火中的《義勇軍進行曲》。
數萬人齊唱《義勇軍進行曲》,全場致敬抗戰老兵,最大陣容儀仗隊踏步長安街,最大規模空中梯隊“拉煙”而過……
就算是朱子龍也剎那間感覺熱血上湧,這個時候不再感覺自己是一個皇帝,一個龍太子,而是應該先是一箇中國人,而且為之感覺自豪。
沒過多久,作為中國軍佇列裝時間最長的飛機,國產第一代初教6初級教練機飛過天安門,拉出7道綵帶。
空中護旗方隊飛離天安門上空後,由抗戰老兵、抗日英雄子女和抗戰支前模範代表組成的抗戰老同志方隊接受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