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絕對不能亂,傳令三軍,長江艦隊加強巡邏,禁止任何船隻攜帶重型大炮進入南京以下的水道。另急報山東,山海關騎兵立刻沿公路線進軍,配合步兵以最快速度控制天津。隨後彙集起來,壓迫京師。”
朱子龍在中賬指揮若定,下面的小弟們垂手而立。
林仙兒有些詫異的問:“真不用帶重型武器?如果內閣,拉上皇室做綁,堅守城池呢?沒有重型武器,我們短時間內,可攻不下南京城!”
“這些就夠了,內閣現在什麼情況,天下皆知。就算有皇帝的旨意出來,下面的人也會懷疑是不是皇帝的真實心意。旨意到了地方督撫手裡,頂多就是產生一些個牆頭草。在我軍與京師駐軍未分出勝負之前,沒人敢輕易做出選擇。人心慌亂之下,光是圍城,不傷一兵就可攻下南京!”朱子龍一臉淡定的回答。
僅僅一番話,就清楚的把當今形勢,說明的如此透徹,讓人不由的信服。
各省新軍的權利不在督撫之手,如今京師生變,領軍者自然是靜觀待變為上策。說的難聽一點,只要朱子龍在世一天,在軍隊這塊上,整個大明沒有人膽敢和他對戰。
是的,不是勝負問題,而是沒有大明軍隊膽敢和他的朱家軍作戰。
對於內閣會不會狗急跳牆,其實朱子龍也不太擔心。
首先如今的內閣早就不同以前了,控制的軍隊甚至於還不如皇帝多。再加上,中國的臣子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喜歡要有一個名正言順的名號,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就算原本的歷史上,清朝坐了江山之後。也不敢不按照這一套來!
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誰來都無法阻擋。而皇帝是朱子龍的分身,太子監國是對,但不能代表皇帝行最終權利,名不正言不順。
只要內衛和x林軍守住皇宮,皇帝繼續睡大覺都可以不怕發生任何事情。
因為,朱子龍計劃打的可是閃電站,指不定這城還沒圍,內閣裡面自己就有人又想當牆頭草,自己人反自己人,不攻自破了。
再則,退一萬步講。
什麼內部助力都沒有,僅僅是因為南京和北京一樣,並沒有多大的戰略縱深。而且,大明的海軍還控制在朱子龍手裡,就足以打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當年,八國聯軍為什麼可以用極短的時間,打進紫禁城?
還不是因為,清朝沒有過硬的海軍,就算有也給日本打崩了。讓洋人直接從海上,以最短的距離,打進中國首都。
南京和北京一樣,都是距離海邊沒多遠的城市。
南京更慘,還通了長江,從海里可以直接進長江,打到南京。
朱家軍有大動作的訊息,傳到內閣。
因為仍然不知道朱子龍到底是生還是死,內閣諸人還是的安老規矩,先掌握京師各門要道。
只是,隨著南京百官中許多官員,紛紛稱病在家不出。內閣眾人的心情,從最初的激動漸漸淡去,更多的不安湧上心頭。
本以為振臂一呼就會望風景從的文臣們,這一次集體沉默。
好在太子給綁上了內閣的戰車,手拿他的把柄不怕他不配合。只是利用太子的名號,發出去的n道聖旨,傳到各地,讓地方軍前來勤王。
但是,各地方軍的反映十分的詭異。
按理說半個月的時間,最近的地方軍,就算是爬也能爬到京師了。可他們仍然還沒到!
讓使者去傳旨,那些個將軍們找各種藉口按兵不動。
也就是說,內閣實際上掌握在手裡的軍隊,只有區區兵部舊軍。以及太子可以調動的少量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