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在國外,是一個偉大的城市代名詞。
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時代,遷都君士坦丁堡,日後走向分裂,最後終於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東部帝國經歷了日後1000年的興衰演變,慢慢變弱。最後被十字軍洗劫了君士坦丁堡,進入拉丁帝國時期。
當真正的拜占庭東羅馬的別稱)王室再次掌權時,帝國已經成為小國了。
這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了,公元1453年土耳其軍隊攻破君士坦丁堡,將城市改名為伊斯坦布林,東羅馬帝國滅亡。
當時的東羅馬面已經十分衰微,被奧斯曼帝國侵佔越來越多的土地。
1453年時,領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周邊地區,以及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一部分。
其衰落的原因有:
1、在經濟上受到威尼斯的挾制。失去了海關收入,帝國在商業方面的壟斷地位也逐漸喪失。
2、幾次十字軍東征,西歐來計程車兵肆虐城鄉,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3、突厥人興起,蠶食鯨吞領土。
4,後面的國王,十分坑爹。
以致於,凱撒的光榮,羅馬的傳承。黃金的商路,燃燒的天火。上帝的城垣,基督的正統。雙頭的雄鷹,千年的帝國。
這一切最終都將要走向毀滅!
是不是感覺,和明朝滅亡時有些像?除開這裡沒有受到太大的,小冰河期影響外。
在人類歷史上的諸多古代文明之中,有哪一個足以和偉大中華文明分庭抗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細數過來,也就大概只有羅馬帝國這樣的存在,必定可以入選其中之一!
羅馬文明與中華文明,恰好分別居於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可謂左右對稱的兩兄弟。
鼎盛時期,就連這兩大帝國的疆域,與人口也都相差無幾。
而如今,公開認為自己接收了羅馬帝國一切的奧斯曼帝國,也迎來了他日漸西下的一幕。
這就像是一個驚人的輪迴!
如今這個帝國,儘管還沒衰敗到,山窮水盡的絕望地步。
但是,當上這個國家的國王,幾乎不比穿越到明末的崇禎皇帝身上,要好多少。
帝國鼎盛時期的版圖,曾經是如此的廣袤無限。可以從黃沙烈日的北非,到潮溼多霧的不列顛。再從尼羅河畔的金字塔,到萊茵河畔的黑森林。
從帝國的一端邊境走到另一端邊境,都要一年多的時間。
然而,歷史的腳步緩緩走到現在。似乎奧斯曼帝國,也有了幾分當年羅馬帝國,崩潰後期的跡象。
帝國版圖,現在只能用五個字來形容:超級爛攤子!
國庫如洗,可以餓死老鼠。積貧積弱、強敵環伺、窮途末路,內部權爭黨鬥不停……隨時可能因為權臣和長老會的爭鬥,而分崩離析。
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常再次能看到歐洲個別敵國的遠征軍,客竄一把,卻無力進攻。
做為這個帝國的皇帝,可憐的國王只能常常以淚洗面,或者假裝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