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後,雷德曼花大價錢,請了中間人出面。
透過送信的方式,向朱子龍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意思,一箱箱的禮物自然是少不了的開胃菜。在後面的,則是隱暗的提了一下,自己荷蘭在此立個小附屬國,佔了點領土,那都當地人同意的。
只要大明可以認可這一點,以後的生意和海航路線也可以讓出來一半,其它的也可以共用。
如果還有爭議的地方,可以按照國際慣例,慢慢談。
顯然,朱子龍的下馬威策略起了很大的作用,否則也不會不費一兵一將,就讓荷蘭人做出如此巨大的讓步。
不過,這顯然沒有達到朱子龍的心裡預期目的。
於是,面對這麼一封書信。
朱子龍讓中間人,就這麼的回了幾句過去:“國際慣例?這個國際例誰說了算?荷蘭巴掌大的一個國家,也好意思和大明談什麼國際慣例?
回去告訴雷德曼,這裡是大明的海域,臺灣是大明的領土,南洋也是。說到附屬國,大明的周邊,所有國家,都是大明的附屬國,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鐵律。
對於不請自來,賴著不走的人,不是什麼國際慣例可以商量的。幫我向他們下個通知,一個月內,荷蘭人全部離開這裡,甚至於在臺灣的駐點,也得讓出來。”
朱子龍的回話傳回雷德曼別墅裡,當場驚的他失聲脫口而出:“我的上帝,這些要求不可能
!”
他的反映傳回朱子龍那裡,朱子龍再次直接了當的讓人傳話過去。
“這天底下,沒什麼不可能的。先禮後兵,那是客氣的,不離開就讓大炮來說話吧。反正,荷蘭人一向認為,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很意外,我的座右銘一向也是這個。”
公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範圍之內,這麼裝比的話,一向是朱子龍最愛想的,但是說的次數並不多。如果,總算是有機會,在洋人面前,大聲的說出這麼一句超級裝十三的話了!
訊息兒傳到雷德曼那裡,他呆若木雞。
其實也不怪他這樣,那怕再重視大明。可是屁股決定思想,再說了,他也不是荷蘭一線高層官員,能自己說出之前的話,都要向國內承擔一定的責任的。
再大的讓步,就算他肯,荷蘭國內的人知道了,也決不會認可那麼個合約的。
唯有經歷幾次鐵與血的對抗,在現實面前,看清楚,到底誰的炮筒子更上一層樓。那個時候,如果還能和談的話,雙方才能坐下來好好的談。
在此之前,做任何事情,說的再多,能談攏的可能性,幾乎是極小極微的。
這是國情,也是人性!
就算是換了朱子龍,站在他們這個角度,也只能這麼做。當年,逼上梁山的好漢上,就算願意給招安了,也能要先和朝庭打幾次,得到了勝利後,才感覺有面子的提招安的事。
就是這麼一個理兒!
事實上,朱子龍認為,就算自己開戰,估計也是分分鐘解決掉,在南洋的這些個荷蘭人。
而來自萬里之外荷蘭國內的支援,說實話,朱子龍並不認為這個時間點,他們有能力大規模來襲。
所以,自己這一次充其量,就是在練兵。
這個時候的英國人還不是歐洲老大,但是已經具備了挑戰荷蘭的實力。
就像一頭獅子和一頭老虎,到了對抗開大戰來臨前的時刻。如此關鍵性時刻,荷蘭人是不會為了大明這邊本來就不是軍事重點),放棄在西方的利益和地位之爭,跑到這邊來扯淡的。
而朱子龍用的理由看似霸氣,但對外宣稱,還是講的合情合理的。
那就是領土之爭,因為大明周邊一直以來,都應該是屬於大明所有,所管理的。
這是有歷史依據的,不容分辨和讓人佔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