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現在的朱子龍本體,有些像三國時候的曹操的話。
那麼,孫傳庭就是周喻。
志向有點小岔之外,其它的可謂都是腥腥相惜,心想所通。皆為所理解!
對於,李綁華之事,老孫也是知道的。
老實說,他認為皇帝這麼做很正確。同時,也沒感覺四海國公,現在這樣有什麼大錯。
邦華公的心思,做為人臣,特別是文官,他也是理解。
只是,孫傳庭也認為他也應該明白一句話:那就是人都是有私心的,再說了人亡政息是個什麼,不是很容易理解嗎?
進了南京當王爺,一幫子小弟不想反,也得反了。
這可是把人逼上梁山呀,真以為那幫文官能駕馭的了山東朱家軍和一幫子新利益集團?
不把事情做成反而效果,就算謝謝老天開眼了。
很顯然,四海國公信不過那些蠹蟲之輩,怕他們將大明江山搞得亂七八糟。
僅然如此,還不如揹負一些猜忌,讓國家走上正路。而這,和孫傳庭如今的理念,可謂不謀而合!
換成是他,在山東和周邊地區經營了許久。花了無數心血,豈能拱手相讓,送給別人白白糟蹋?
想到這,一個人在房間裡。
孫傳庭哈哈大笑,舉起杯一喝而光,自語道:“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若大明能活,我孫傳庭便是一死,又或者如同那四海國公一樣,那又何妨?”
事實上,朱子龍對於老孫的到來,極其重視。
僅僅第二天,就招集幕府各員商議此事。將文冊在各人手中傳看著後,眾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孫傳庭胃口好大,氣魄也很大。
這是像學習國公的發展路線,並且有意投誠嗎?
只是,要拉攏他,付出的代價是不是有些多了?
眼見自己的參謀部內,眾小弟們臉色陰晴不定。朱子龍靠在自己的大椅上,一雙大腿放在巨大的白虎小弟頭上,引的虎嘯一聲後。
緩緩而道:“看過文冊後,諸位有什麼想法?不妨直說,要的就是商議而定!發揮主人公思維,想到什麼直說什麼,絕不會有所加罪,老規則!”
馬小三做為朱子龍的首席心腹愛將,第一個道:“借,怎麼不借?我們銀行開張,正須要這樣的大客戶。只要把條款裡的利息提高一點,他同意的話。萬事好商量!而且,不管其它,就陝地而言,有多麼重要,不容有失。眼下好機會送上門來,豈能不要?”
他平日嘻皮笑臉,談到正事時,卻滿是嚴肅的神情。
很有幾分,朱子龍所說的現代人的思維。該工作的時候,有工作的樣子。應該休閒的時候,那就不要一張臉死正經的。
最近幾個月,他更是一連和幾家朝中大臣結了親家,那幾家死命的向他家送女兒,還不要正妻之位。
把他樂的,真是天天樂不思蜀。
但是玩歸玩,人家現在的老道也是跟著朱子龍練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