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島附近!
朱子龍一副天朝上國嘴臉,對李朝上下問道:“所需軍資,準備如何?來的可是精銳?”
朝鮮這邊負責的大臣立刻上來,拱手行禮:“請國公爺放心,我朝鮮上下,一心皆願報效上國天恩,斷然不會耽誤大人之事。如今糧草充裕,軍械齊整,願為上國大人效死。”
聽到這樣的回答,朱子龍點了點頭。
糧草朱家軍有,但是能讓朝鮮上下全包了,不是更好?
這就跟後世的美帝在這開基地一樣,軍費還是傀儡國支付。佔領你國家,還得你拿工資,欺不妙不可言也?
再說,李朝的在歷史上對清軍的抵抗意志,那是相當的頑強。
原來的歷史上,明朝都滅亡了n年了,他們還一直用的明朝的國號記錄時間,暗中為明朝皇帝進行國葬和各種活動。
就衝這一點,朱子龍才會第一時間,想到把對馬島的主權扔給朝鮮。
當然,使用權還得歸他!)
再說了,拉上朝鮮,萬一出點啥事。也有人當黑鍋俠不是?
現在嘛,先把對馬海島上的小鬼子,乾死再說。
對馬島憑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從日本近海成千上萬個島嶼中脫穎而出,在古代東亞國際關係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此時,上面的統治者,是對馬宗。
始祖有平知盛、安德天皇等多種說法,都無從考證,而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宗氏是平安時代以來太宰府四等官人惟宗氏的一支。
1418年,宗貞茂死後,朝鮮國王李朝太祖李從茂派遣軍船227艘、軍兵人《李朝實錄》記載得真夠詳細)侵入對馬。
打了七年的戰爭,結果還沒幹過日本的所謂兩個藩地方武裝),最後還簽了和平共處條約。
說真的,朝鮮軍隊的戰鬥力,真是不堪入目。
此次,朱子龍也沒打算,朝鮮軍隊能起多大的作用。主要就是拿他們當個名號,以及負責糧草的後勤大隊長使喚。
這會兒,一看有朝鮮人為先鋒隊的海軍到來。
對馬上的小鬼子,立刻做出了反應。先派人去幕府報信,爭取一下援兵。然後,認為就朝鮮那點水師,大不了又打幾年,拼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這一次朱子龍的戰船也混在朝鮮水師其中。
幾個第四第五代的海炮打過來,直接把對馬海島上的碼頭,全打爛了。
威力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言。
宗義真這邊直接就傻眼了,心想這尼瑪什麼情況啊?
看來打海戰不行呀,得,我們後退打游擊戰。誘敵深入,然後突然殺出來。根據以前的經驗,這一次不打個兩三年以上是不會罷休了。
都習慣成自然了!
對於海面上,似乎看到了大明的戰船,說真的,對馬海島上的小鬼子不怕是假的。
這年月不是後世的21世紀,這裡的東瀛人對大明,還是有一定的畏懼之心的。
只能希望,不徵之國這幾個字,會讓大明坐井觀天,看戲吧。
碼頭打下後,朱子龍讓自己的部分朱家軍士兵,換上朝鮮服裝,混在朝鮮人的軍隊裡,直接就深入殺進了對馬海島。
海島裡的鬼子一看誘敵計劃成功,一面紅旗搖擺,百餘武士拎著刀,吶喊一聲:“板載!”
後面就是二三千的日笨農民,手拿木質武器,衝鋒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