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山海關和它附近的地形,之所以,稱為天下第一關。
一是從地理位置上,為萬里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再就從地理形勢上,依山鄰海,雄關鎖隘,易守難攻貢。長城東部起點的山海關,成為明清以來特別是近代史上“關”的代表稱號!
在高山大海相距7.5公里之間,長城縱貫南北,山海關城緊扼隘口。並且東有峻嶺是一道天然屏障西的石河,成為一條自然壕塹,從而構成名副其實的戰略要地。
長城的源頭叫做老龍頭,老龍頭的一半在海里。
再看山海關以外,和附近的地形。
在東北,大興安嶺從南到北橫亙,其下接著的是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和燕山,這連綿不斷的一片山脈把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以及蒙古高原分割開來,形成了三塊基本獨立的地理單元。
各種附近地形,全部都是沿著河谷而行。
有人若是想,強行在遼西山地的崇山峻嶺之間穿梭,其道路之難行,是可想而知的。幾乎是九死一生!
一般來說,在人們的印象中,只有幾千米高的山上才會常年積雪。
但其實並不盡然!
積雪的高度主要決定於氣溫、降水量和地形條件。
高度從低緯向高緯地區降低,在中國西部,從青藏高原、崑崙山往北到天山、阿爾泰山,雪線高度由6000米依次下降到5500米、3900~4100米和2600~2900米.再往北到北極地區,雪線降至海平面。
也就是說,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
山海關附近的群山,那怕不是很高,就算只有個千米左右的高度,那上面也容易產生常年的積雪。形成一個個連綿不斷的雪山群!
當年紅軍二萬五長征,並不是一座一座的山全是雪山。危險只是個別的!
但山海關向遠處,那可都是一座雪山連一座雪山的山脈。
別說明朝土著軍隊了,就算是朱家軍,老實說,朱子龍都沒有信心,能夠硬上這些雪山,出來後,軍隊不傷亡個三四成的。
但,此時此刻,茫茫山海關外的雪山老林中,卻是有一支連綿不斷的軍隊,在這裡行進。
多爾袞當真是破釜沉舟了,競然真的選擇了這麼一條不歸路。
放眼望去,四周盡是一望無際的崇山峻嶺,而這樣一成不變的白色荒蕪景色,不僅僅只是看得十分厭煩而已了。
這可是要命的!
僅僅只是走到半山腰而已,山上就開始起風了。
冷風瑟瑟,草枝枯乾,像秋天一樣。再往上走,太陽就沒了,雪花飄飄,滿山銀白,積雪不知有多厚,就像提前進入了冬天一樣。
山上高低不平,雪洞很多,一不小心,掉到雪洞裡,就很難救出來。
不時,有倒黴的清軍士兵,腳一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人就消失了!
快走到山頂的時候,雲彩不知什麼時候落到腳下去了。雪下得更大,還夾雜著李子那樣大的冰雹。山上沒有樹,也沒有草,雪光刺得人睜不開眼睛……越往上走越難受!
許多清軍士兵,都覺得頭暈眼花,呼吸困難,身體發軟,一陣陣噁心想吐。一些人想坐下來休息一下,老練的代善當場就喝道::“多累也不能坐下去,坐下去就起不來了,走過這山,到了另一個山腳下,山和山之間的緩衝地帶,才能休息!”
人人都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如牛,但是汗珠剛一出體外,立刻就結成了小冰霧。
然後就是一冷一熱,讓人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