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現在稱帝了,但每次早朝時,看見那些前朝舊臣。總有一種錯覺,似乎感覺他們眼中帶有“沐猴而冠”等,在嘲笑自己的感覺!
再看看手下的小弟們,一個個發了財,就不想動了,也不想冒風險了。
很多士卒都身懷重資:“腰纏多者千餘,少者亦不下三、四百金,人人有富足鬆弛之念。”
這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終於,有一天,李自成聽到風聲和新的軍情報告了。
全天下似乎都在看不起自己,更有訊息稱大明皇帝的明軍要打回來,朱家軍和邊軍也是如此。
這給了李自成極大的心裡壓力,讓他感覺京城這個爛攤子,不能再這樣了,放縱下去了。自己要做點什麼才行!
於是,昨天早朝,他提出了要攻擊前線與清軍作戰的明軍,這樣的軍事要求。
然而,部下們的回答,讓他大失所望。
以劉宗敏為首的老人們,個個不希望這麼做。
他們認為,現在前線山海關處,明軍和清軍,馬上就要大決戰了,說不定就是兩敗皆傷的局面。
自己這邊只要坐山觀虎鬥,就可以了。到時候,直接就是坐享,漁人之利!
而若是,過去前後包圍明軍。萬一明軍大決戰的目標,從清軍變成了自己,那麼就平白的便宜了清軍。這不是給別人做嫁衣嗎?
何況,在京城搶了這麼多的財物,帶在身上不好作戰,不帶吧,心裡又不安。這種傻事可不能做!
看到各說各有理,早朝只能是不歡而散。
但是在夜色下,李自成心裡的不安,卻是越來越更上一層樓。
他尋思如何改變這一切,最後還是覺得要“動起來”。只有軍隊動起來,部下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才能不怕任何危險。守城不是他們的強項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這個想法可能,直接說的話。手下們不會同意,住在京城太舒服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飲食衣服,若思得之艱難,不敢輕易費用;酒肉一餐,可辦粗飯幾時。
紗絹一匹,可辦粗衣幾件;不飢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常將有日思無日,莫等無時思有時,則子子孫孫,常享溫飽矣。
除非,他能找到一個,足夠讓部下們同意大軍,再次動起來,並且能讓他們相信會勝利的理由。
想來想去,你還別說,李自成還真的想到了一個。
那就是不打前線朱子龍和清軍的主意,而是打起了鄰省各地,一些稱帝勢力的注意。
要是對部下們說,帶軍掃除這些小勢力,搶回他們的財物,這一定會讓他們大為心動。
另外,快秋天了,也正好說是去外地搶一搶額外的糧食,也是一個不錯的藉口。
百萬大軍,每天所消耗的糧草數量太驚人了。
坐吃山空,可以有效的給部下們一種危機感。
以上兩個理由,足夠讓部下動起來成為必然,也正好藉此來轉移他和部下間的內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