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戈蜂起、民不聊生之際,位於江南的金陵古都南京附近。卻依然在富庶與繁華之中,歌舞不休。
南京這裡,大明帝國按著北京的六部九卿,同樣又搭了一套班子,是以被稱為“留都”或陪都!
加之有長江和運河之利,南京應天府既是明代江南的最高政治中心,也是當時全天下聞名的經濟中心之一。有天險,有水師,天災影響最小,經濟發展最強,這些的這些,就是江南東林黨人的底氣所在!
南京城池,論規模甚至還在北京之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35至60多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南京湯山生活。是人類祖先生活的發源地之一!
元代時改為集慶路,城內設有東、西織染局,組織絲織品大量生產,專業工匠有6000多戶,南京雲錦成為元代皇家御用品,南京成為江南地區紡織業中心。
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改為應天府。
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建文帝帝位,攻佔南京後稱帝,改元永樂。
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將南京改為留都,設南京六部等機構,行使雙京制,應天府南京)和順天府北京),合稱二京府。
1430年,鄭和從南京龍江關今下關)啟航,率領二萬七千餘官兵,駕駛寶船61艘,開始第七次遠航。
明代中葉,南京城人口達120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首都。
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遊歷中國後,在《利瑪竇評傳》中寫到:“目睹南京這座大城,未免眼花繚亂……明代的南京城極其雄偉壯觀,堪與十九世紀的歐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擬。本朝開國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蹟,東方所能見到的一切都無法望其項背。”
終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城牆,外郭共一百二十里,設有十八個城門,除城門是包磚的之外,牆體多為夯土。
從外郭再往裡走一段路,才能看到真正的南京城牆,這道城牆在明初由朱元璋主持擴建,不僅高大巍峨,而且皆不惜工本地用磚石壘砌,故而極為堅固。
城牆上有窩鋪兩百多個,設城門十三座,人稱“神策金川儀風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能。
總的來說,南京的城牆,就是很給力,很給力的意思。
有些地段直接使用山體作為城牆的基礎。因而它是不規則形狀的。東連鐘山,西據石頭山,北枕玄武湖,南貫秦淮河,依山傍水,氣勢非凡。
比之京城,還要更難攻破。
這就是江南東林黨人,認為就算是天啟皇帝來了,也能拒之城外的信心之一。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別說是朱子龍開掛了,就是在原來的歷史上。
雖然南京的城防體系如此堅固,在冷兵器時代堪稱巔峰,不亞於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
可是,無論是朱棣大戰建文帝的靖難之役,還是清軍渡江滅南明,南京裡的守軍都是望風而降。有個毛線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朱子龍有信心,只要自己的大軍一到。
就可以把南京城裡的東林黨人,以及他們擁立的假皇帝,全部殺掉,沒錯,統統殺掉。
正好找不到理由下手呢,這下他們自己作死,只好一鍋端了。
…………
就在朱子龍的大軍,繼續向南京進發時,又一個訊息,直接把朱子龍打蒙了。
原來李自成那個不要臉的,在京師稱帝了。
好呀,這下三缺一到位了。
朱子龍是皇帝,李自成也說自己是皇帝,南京裡還有一個假皇帝,清軍那邊也有一個清朝皇帝。
四個皇帝了!
正好可以添夠一桌,大家來打麻將!
(未完待續。)
喜歡我有皇帝分身請大家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