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第三方代理,而且還是在希臘,也就是國外,名號上是幫別的黑人小國購買。其實是幫自己的明朝部隊,購買槍支彈藥的朱子龍,如願以償的得到了第一批貨。
只所以不第一時間,就購買什麼飛機大炮坦克,以及導彈什麼的。
那是因為,那些東西交易的時間很長,還會附帶一些其它過多的接觸和培訓。另外,還會引起美國和周邊歐盟國家的注意。
另外,飛機大炮和導彈之類的,你扔給明朝小弟,人家短時間裡也學不會,而且還有安全隱患啊!
要是在自己陣地炸了,或者轉個彎打回來,打到自己人,那可不像冷兵器,就死一二個人。而是一死幾百人以上呀!
所以,朱子龍選擇了過渡的低端武器,以我兔的開國左右的萬國武器為主。
就這,還不能作死的大量購買。
因為,現在世界太發達了。各國大事基本上都隱匿不了!
你一次性購幾萬支過舊的槍和子彈,說是給黑人小國用,反正他們也天天打內戰,還說的過去。你是要一次性購幾十萬把槍,幾百萬條槍什麼的,那別說是美帝了,就算是我兔也得暗中調查你,跟蹤你。
美其名為售後服務,你還拒絕不了。
考慮到,就算是我兔的開國時的武器,也不是立刻就能全軍上手的。而且,自己也不放心,全軍都用上。想想現在對戰後金到了大絕戰時期了,如何在不引起現代這邊過於注意,又能以現有類似的武力裝備,壓倒性的戰勝清軍呢?
左思右想,朱子龍眼前一亮
有了,如果士兵們隨時有類似火炮的支援,那怕是小火炮,也可能戰力加倍呀。
當然了,這不現實,以明朝的條件。
像有小火炮一樣的威力,無非是手榴彈一扔。但是手榴彈以人力,最多扔二三十米,個別扔的遠的不能成為例子參考。
想到這,一個武器閃進了朱子龍的頭腦之中。
榴彈發射器!
沒錯,就是這玩意了。
最早的榴彈發射器,出現於16世紀末期,但發展緩慢。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出現了發射手榴彈的擲彈筒。後來,才有了發射專用彈藥的擲彈筒,提高了精度,有的射程可達600米。
“李將軍,給我來十萬個89式榴彈發射器。”朱子龍想好後說道。
李大為眼睛閃過一絲驚訝,他沒想到朱子龍競然會要這麼低階中的低階產品,而且還是對中國貨89式榴彈發射器,點名而出。
“你要的東西過時太久了,我軍可能有,但是新的可能只有四五萬個,舊的還要時間抽調。你確定要這個?其實我更提議你使用,最新式的榴彈炮,價格也不高。”李大為考慮了一下,回答說。
誰知,朱子龍表示舊貨也沒關係,有四五萬個新的先拿來,舊的過幾個月來拿。
擲彈筒在中國解放戰爭中,稱之為“小炮”,因為其發射筒和人的前臂差不多長,所以又被稱為“手炮”。
實踐證明,擲彈筒在當時的作戰條件下,的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武器。
因此抗戰期間國共雙方,都曾大量仿製這種武器並有所改進。它們和被中國軍民繳獲的日製擲彈筒一起,成為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有力武器。並一直使用到,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
70年代,特別是對越反擊戰以後,解放軍從實戰當中發現,擲彈筒這種武器在山地叢林作戰當中,確實還是非常好用的一款武器。因其射擊時微聲,無煙,無火焰,而且可以曲射打擊反斜面。
<榴彈彈射器,其射程,威力等等其實與當初日軍的擲彈筒都差不多。但是,其實是連手榴彈也可以當彈藥的!
89式榴彈發射器的優點,也與當初的擲彈筒相同,無論是50°酷暑,還是零下都不妨礙使用。發射隱蔽性很好,不受任何地形條件限制,專門為步兵班組提供中近距離火力掩護。
朱子龍要是不用這個,簡直就是大腦進水了。
敵人藏在200米遠的戰壕裡不露頭,即使你用射程超過1萬米的槍,也消滅不了藏在200米以外戰壕裡的敵人。
因為子彈是平著飛的,不會拐直角彎,但是擲彈筒就不一樣了。
它就像你往天上扔啤酒瓶子一樣,垂直扔垂直掉,斜著點斜著掉,這種彈可以像下雨一樣,從天而降,砸到戰壕裡炸死裡面計程車兵。
而且不要多少技術,明朝士兵一學幾天就能快速,全員上手。
唯一麻煩的可能就是,因為明朝土手榴彈,跟不上這些裝備,會有安全隱患。當然,後期手榴彈製做方法,可以換成這種專用的。但現在來不及了!
於是,眼珠子一轉,朱子龍把主意打到了,我兔國產手榴彈庫存上面來了。
朱子龍喝口茶道:“李將軍,我還要買手榴彈啊,聽說我黨備戰時期生產了十幾億個手榴彈。導致現在設計的新式手榴彈,都沒法大規模生產裝備部隊。首長給我爆個料吧,當年這玩意兒到底生產了多少啊?能用在擲彈筒裡的手榴彈種類又有多少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聽朱子龍這麼問,李大為的嘴角就抽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