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原本就是清流貧窮官員的言官們,一湧而起,皆是離去。
殘存官員大多仍然冷眼而看,卻不多言,也不攔截。
對於一個支援四海國公,向士紳開刀的皇帝和皇后,其實這些人心中早有暗恨。
甚至於,他們中的不少人,還腦殘的心想。流賊若真得了天下,自會有所改變,新朝新氣象嘛,真要治國,還能離得了他們這些官員士紳?
但,這天下要是讓四海國公,朱子龍亂了朝綱,那才是我輩讀書人的惡夢。
寧要真小人李自成),不要偽君子朱子龍)。
顯然,是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
只是,這些人顯然沒有自知之明,朱子龍的節操是低。但和他們比起來,鐵定算好人。他們才是真正的偽君子,大明的駐蟲!
內閣宮殿內,皇帝走後,他們自己選出來的清流內閣成員之一。
李邦華將眼前的一切看在眼中,突然站起來斷然道:“天下事有可權者,大明江山社稷為重。京師雖固,不外堅守二三月。事情太急,老當決定派人暗中去前線,哀求四海國公,讓山東守軍出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邦華此言一出,四座皆驚。
一東林黨官人卻是大叫:“召山東軍?豈不聞曹孟德董卓之事乎?”
另一官員更是口出狂言,皆誅心之言:“只恐前門驅虎,後門進狼,重蹈我大明,變漢末獻帝之禍也!”
李邦華剎那間,雙手顫抖了一下,瞬間臉色鐵青。無話可說!
這都時候了,這些人還在黨爭內鬥,簡直就是不作不死啊!
當然了,以他們的小人之心,確實是會這麼想的。
在前線,有其它明軍牽制朱家軍一起作戰。
而在大後方,皇帝失德而走他們認為失德),如果山東朱家軍趁人之危而入,立下大功。部下們像宋朝時一樣,強行擁立朱子龍為帝,也不是不可能的。
到時候,以朱子龍這個國公爺,對他們各種壓制的狠勁,估計以後沒好果子吃。
懷著這種想法,自然他們也就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所謂,“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用來形容他們,真是再準確不過了。
“夠了!”“夠了!”“夠了!”“夠了!”“夠了!”“夠了!”
此時的內閣宮殿內,殘存百官和新內閣成員,皆是拂袖而起,話不投機半句多,不歡而散。
…………
數日後,李自成軍攻破,居庸關、紫荊關等處城防。
距離兵臨城下了,亦然不遠了。
遙望四郊煙焰障天,流賊在焚掠京畿各城,殺人放火無惡不做。當然用的藉口很好聽,叫做解放大明百姓於水火之中。
京中日撥探馬和夜不收出去偵查一二,然多被李自成的賊軍掠入營中,少有能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