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將臺上,李自成穿著明朝王爺服裝從攻入的明朝王爺府中搶來的。)
他意氣風發的端坐王椅上,兩邊是密密的順國大將,六政府官吏,還有投降的明朝地方官員。倒也有幾份像是開國的氣息!
臺下則是密密的老營親將與士兵,以及數不清的炮灰士兵,從數量上來講,倒也算另類的人強馬壯。
更遠處,還有大量給叫來觀禮的當地士紳名流。不來就殺你全家,不來不行。得配合李自成裝比)!
這些人中,有的人神情複雜,有的人則是興奮議論。
對於地主,李自成不再是全部殺掉了,只要投降的快,當漢奸,他還是可以保留一些人活命和為他賣命的。顯然,這是因為如今的他,自認為要開國了,所以與時俱進。
如此氣派,立時讓各人心中想法多多。
“唉,難不成,這大明,真的要改朝換代了?”
臺上,站在李自成邊上的大順國新丞相牛金星,志高氣x的在讀出徵詔書。
“朱明孤立,而如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者從眾。閭左之脂膏罄竭。公侯皆食肉絝袴壓民,私者而倚為腹心,宦官悉齕糠噁心之犬豚,借其耳目傾天下……今清君側,本無立國之意,只求山西側立之。”
這詔書的意思,其實就是說,我本無心當皇帝,只是明君邊上的小人太多,害的百姓生不如死。
於是,我是替天行道,站出來為民請願的,現在拿下京城也是如此。如果事後,皇帝可以讓我在山西等幾個省自立為王,其它的事,我們不見的還會做下去。
這就是自己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的名號,自我招安的意思。
事實上,李自成在原來的歷史上,確實是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
當年,李自成的大軍已經將京師團團圍住,在攻城之前,李自成給崇禎送去了一封和談書,只要崇禎封自己為西北王,裂土封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並送白銀100萬兩,就可以退回西北照樣服從大明的統治,並且稱崇禎為帝,而且絕不騷擾大明的其他領土,只求割據。
這事在後世的歷史書上,現代人看了感覺很不可思議。
因為現代人頭上沒有皇帝,沒有三座大山,對皇帝也沒有多少敬畏之心。
所以,後世的現代人一直有點小疑惑,崇禎為何會拒絕,李自己成方面如此優厚的和談條件?
只要答應,這份和談書。
既可以保住大明朝廷,保住自己的龍庭,在名分上也照樣是為帝。而且李自成表名義上示服從,崇禎的統治,稱“西北王”,既有面子又有裡子的事情,崇禎為何還會拒絕?
如果不答應,李自成可以直下京城,即李已經佔據了戰爭的絕對主導權的時刻。不直接進京稱帝,反而遞上和談文書,請求崇禎帝封王,絕對不會有詐,崇禎還是不答應。<中二,腦殘吧?
不過想來,細思也並不奇怪。
李自成本身就是個遊寇性格,他沒信心做皇帝的,在攻擊潼關被孫傳庭阻擋,苦戰不下時候,甚至想到不打了,撤兵回去。
有自知之明,不是哪塊料。
只於為什麼後來,卻又當想皇帝了,只怪順風順水太久,明朝那邊太不爭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