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後,清晨,紫禁城,老司機宮。
形勢越發混亂,張皇后直接如期如開大朝會。只是,百官剛一上朝,就有一個尚書、五個侍郎、八個御史,其它林林各各的官員二三十個,跪下來集體“陛辭”,要求“告老還鄉”。
看著這些一看形勢不好,就打算暫時跑路,等以後形勢好了,又想復起再當官的豬隊友們。
張皇后感到,深深的絕望!
朝中殘存不多的東林黨人,以及其它各黨官,依然一門心思地給溫體仁拆臺。就算中間朱子龍的皇帝分身,特意醒來了一次,號令天下,他們也只是表面上裝做聽話的樣子。
內閣頒佈的絕大多數命令,都被六部消極拖延,很少能夠得到執行到位。
在此期間,李自成到處殺人放火,搶錢搶女人搶糧食。整個永平府和大半個順天府,還有河間府、保定府,等諸多府地和相當多的縣城相繼陷落。
盧象升的天雄軍和曹文詔的東路軍,到處救火的同時,還吃不飽飯,而且拼命還拿不到多少工資。
國家的錢一出戶部,給官員暗中先扣20當回扣,再轉幾道手,只殘存50到了士兵的手上,還t分期付款。
皇后終於受不了,開始下罪一些官員,直接殺頭了。
然而,朝廷裡的東林黨人,和其它各黨官員,接下來的第一反應,依然不是如何精誠團結、力挽狂瀾、共渡困難。
而是,想盡快從北京朝廷這條破船上,先暫時跳出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抱上錢跑路,等以後安全了再回來——比如眼下這些乞求,告老還鄉的傢伙們……
看著眼前的這些人,皇后的臉色變幻了好幾次。好不容易才遏止住心裡,想下令,把他們這幾十個官員全部推出午門斬首的衝動。
最終,點頭,讓他們走人了。不過,腹黑的皇后,讓錦衣衛在半路等他們了,打算裝成土匪,搶劫他們。哼!可千萬別以為,張皇后的節操還是滿的。)
唯小人和女子,最難養也!
做完這些,張皇后看著變得稀落了不少的朝堂。以及,那些剩下的官員,心裡又是一陣嘆息:那些逃走了的傢伙,或許確實是節操為負數。
但這,眼前些選擇留下的官員,恐怕也未必有多麼忠心。到底有多少,還想繼續在黨爭裡裡當腦殘,只有天才知道。
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啊!
此時此刻,張皇后無比懷念,在前線的幾位有真本事的大臣,以及朱子龍同志。
說好的“臨危一死報君王”,這朝中的百官,有幾人可以做到?
甚至於,根據錦衣衛來報,他們還懷疑朝中有些官員。可能和李自成,以及清國那邊有聯絡,可能是雙面間諜。只是沒有明顯的證據,以及名單,不好下手。
就在此時,突然。
首輔溫體仁上前說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恕臣直言。我大明國戰聯軍,只所以不敢輕易回師,就是怕京師誠不可保。臣有一提議,皇上皇后應以天下宗廟為重,棄守京師,速移陪都南京……”
“此一計,可使聯軍再無後顧之憂……願陛下和娘娘,不以一城一地得失為要,務必保重龍體和國本。速率忠臣宮眷和京營,與天雄軍等匯合突圍!來日,必能勵精圖治、光復河山!”
遷都?溫體仁的建議,競然是遷都?
滿朝文武,立時全愣住了。
張皇后也不是一個不懂變通之人,何況她一個婦道人家,也沒有男人那麼多這擔心,那擔心的。當下,心裡有些意動!
她一個女人,和原來歷史上的那位,有政治潔癖的崇禎皇帝,有本質上的區別。
崇禎最為在意自己在歷史上的名聲,明明有很多機會逃奔南方。最少可以保得江南半壁,卻是屢次放棄機會,最後只能是上吊自殺。
張皇后可沒有那麼死要面子,活受罪……
不過,就在皇后有些心動,想同意溫體仁的這個計劃之時。突然,百官裡出來一個言官,大手一揮罵道:
“娘娘……萬萬不可聽溫賊的妖言惑眾!我大明素來以天子守國門,不怕蠻族而名鎮四海。如果天子不敢守戰,便讓城而走。試問,前方將士和守土官員又將如何去想?”
“況且,多年來,不管是流賊,還是遼東建奴,皆是已經數次兵臨京師城下。又有哪一次不是受挫而回?溫賊這是想陷皇上和娘娘,一世不仁之罵名。是故,臣請誅溫體仁,以謝天下!”
不得不說,言官就是一個攪屎棍,他這一席話說的慷慨激昂,真是打臉無數。
隨著這言官的說話,後面越來越多的言官和東林官人,以及其它作死官員,都出來各有說法,總的意思,就是不同意遷都跑路。
“帝王,國之本,軍中氣……於今之勢,首在振作人心和前線士氣,如若皇上棄京師出奔。天下人和眾軍士,內心勢必一發而不可收拾。到時,天下人將何以看吾皇?”
“皇后仁德,萬不可學武后獨斷……至尊者,天子,至大者,道理。前方浴血廝殺,後方卻在南遷逃走,哪有這樣的道理?當可戰死,也不遷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