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群臣商議如何對戰後金之時,突然,有太監手腳發抖的,棒著最新的奏摺軍情過來了。
張皇后一開啟奏摺,當場瞳孔就是一陣放大。
“李部賊軍突襲邊關宣府,屠滅宣府十三鎮縣,邊關多地殘磚大開?薊鎮白廣恩,請求朝庭支援,以免邊關有全面外陷之危?”
張皇后幾乎是一字一字的大聲讀出來了,滿朝文武立時啞然無聲。
圍堵李自成的計劃,一直進展的很順利,但是因為後金那邊傾國而來,特別是山海關完全進了他們的手。僅僅只有中間數十縣可自守!
要不是後金不知為何,突然放慢了進軍腳步,這一馬平進的地形,按理各地勤王軍剛到的時候,他們也應該就到了。
然而,現在一個隱患爆發了。
李自成的人馬圍堵的大明軍隊人數不夠了,競然一舉開始集中兵力突破一處。
立刻將包圍圈開啟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還屠殺了諸多大明軍士和百姓。
現在看來,唯一的好訊息是,他們進攻的地方,卻是邊關。而關外是草原之地,後續的危害性並不算太大!
如果李自成的人馬出關,反而會是更好的訊息。
畢竟幾十萬的人馬,大部分是步兵,出關簡直就是找死,不餓死也會在路上拖死一半人口。
嗯,按理說這樣的行為,無疑於是半自殺式。
李自成攻擊那也不會攻擊邊關呀,那邊能有多少利可圖?
不過,不過如何,增援是必須的。
草原上那怕現在許多部落都是親明的,但邊關大開對一個國家而言,特別是許多邊關口都沒有人馬駐守了,顯然是隱患重重的。
薊鎮剩餘的兵馬只有萬餘人,若無支援,可能最後的堅守中也會給全滅,或餓死。
除開薊鎮,馬力超那邊也要解圍。
只於,讓誰去解圍,皇后和諸位大臣商量了一下。
認為,解鈴還必需繫鈴人。
就由圍堵李自成所部的朱家軍,江海和李紫籠所部,從防守變為進攻,向邊關前進,進行支援。
…………
支援的方案已經出臺,然,現在京師的首要敵人還是後金。
閱兵大戰,迫在眉捷。
德勝門外,大教場。
此時此刻教場周邊己是人山人海,今日就是皇后和太子,替皇帝大閱兵的時刻,京師百姓幾乎全來了。
附近較高的建築,都被人包下,到處都站滿了人。
這可累壞了順天府的差役及兵丁們,以及連同京營的各營,組成一道道警戒線,將人潮攔在後邊,保持距離。一個個累的大汗淋漓!
唯有,獲准進入的京師名流勳貴,一個個神氣活現的在萬人睹目下,騎馬進入教場之內。
卯時正點,紫禁城內傳來山呼萬歲之聲。
錦衣衛和京營數千人馬開道,皇后和太子坐在龍車上,過來了。
立時,沿路百姓跟風跪拜下來,山呼萬歲的巨大的聲浪,似乎要把天上的雲層都吹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