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隊人馬從兗州府急衝衝的向濟南府方向,衝過來。
兗州府,明清時期山東地區設定的府一級行政區,治滋陽縣。明洪武十八年,升兗州為兗州府。清沿之。民國廢。
兗州知府鄧藩錫,向濟南府急報的情況是:
突然來了一批只少十五萬的流民,進入了兗州之中。以整個兗州虛假報出來的糧食庫存數量,根本就搶救不了這麼多的流民。因為怕流民變成亂民,兗州知府鄧藩錫,只能是向濟南府求救!
當然了,知府也不笨,他還同時多管齊下。
一是,向濟南府求救的同時,二是求爺爺告奶奶,請城裡的大戶出錢糧賑濟。最大的大戶就是魯王了!
然而,朱家的子孫,哪個不是要錢不要命的主?讓我賑濟?別說門了,窗都沒有。
事實上也是如此!
現任的魯王簡直就是一個要錢不要命的腦殘,在原來沒變的歷史上。
崇禎十三年1640),肅王的兒子朱以派襲封魯王。此時中原大地上已到處是農民起義的烽火,勢不可當。
關外則是滿洲人的時時入侵,大明政權已是千瘡百孔搖搖欲墜了。
兩年後的崇禎十五年年底,滿洲兵攻打兗州城。兗州知府鄧藩錫積極籌備防守,當時城內糧餉緊缺,鄧知府幾次勸魯王,從府中的大量財富中拿出部分,以激勵軍民共同抗敵,而魯王竟不為所動。
最後,城破。清軍將魯王全家殺死,女的全部xxoo致死。
想想看,這得有多腦殘才會明知大敵當前的時候,還不肯出錢。最後錢全歸清軍了,全家女性還讓清軍xxoo致死,自己也給五馬分屍。
難不成,這些朱家的王爺們,認為家裡的錢還能帶到地府裡去用?
此時,十幾萬流民進了城或在城外,隨時會譁變。魯王競然還不肯拿出任何糧食出來,呵呵,真以為官府裡那幾百個官差,可以打退十幾萬為了糧食,會做亂的流民不成?
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朱家的王爺們,不死,不足以謝天下。因為他們全是腦殘和寄生蟲!
眼下,兗州府開倉賑濟不過一個月,就支撐不下去了。兗州多縣出現大面積的顆粒無收,百姓蝟集府城,在城外把草都吃了不少。
要知道,原來按庫存計劃,是可以支撐三個多月的,也就是說這些官員和王爺們,把糧食貪汙了三分之二。
所以,兗州府就只能向濟南告急,要求送糧食來,要求派兵,以防亂局發生。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
濟南府也是自身難保了!
濟南府,宋政和六年(1116)升齊州為濟南府,治歷城縣,領歷城、禹城、章丘今章丘市繡惠鎮)。
為明朝時,山東省的省會城市。
最近幾個月以來,濟南附近也是天災時有發生。下面的幾個縣都在叫苦,濟南城內的糧食價格噌噌的往上竄。
“中丞大人,城內的糧價飛漲,比之十日之前,漲了三倍有餘。不能坐視不管啊!還請出手相助!”張秉文一頭的冷汗珠,向山東一把手朱子龍同志求救。
濟南城內幾十萬人口,每天消耗的糧食就不是個小數目。黑心的糧商,趁機抬高糧價,百姓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