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拉德不太通亞洲這邊的禮節,還在發愣。
孔有德趕緊提醒道:“還不快謝過大汗。”
金髮碧眼的佛拉德洋鬼子,這才磕頭謝恩!
接下來,一些受降的大明工匠,又介紹了泥模法,先是照炮體之外形旋成木芯,再將炮耳、箍、紋飾等模具按上,再往上面塗泥巴,晾乾後敲出木心,在往泥模中注入鐵製液體,這種方法不限天氣。
皇太極又賞賜了他們每人五十兩銀子!
見皇太極似乎心情不錯,孔有德小心的說道:“大汗,這大金大將軍炮鑄造不易,形制、鐵料、泥模、火藥、鐵彈、藥量,在在都需小心,過程中凡有一點疏忽,便成廢炮。佛拉德侯也言,即便在西洋各國,此炮亦不易得,鑄造十炮,能得一二者,便可稱國手。現原材料極缺,熟手工人也少,就怕……”
皇太極輕輕哦了一聲,道:“既然實情如此,材料之事你等不用去管。只管放心去做,但你等必須盡力,若萬般謹慎亦無法,朕亦不責罰於你,若能得大炮多眾者,那各位便是國士,朕必用國士待之。”
說完,皇太極便遠去了。
不多久,便有皇太極的旨意傳來,要整個大金全力配合孔有德等人的各種鑄造大炮所需。抗命者斬!
不得不說,大炮這東西。
朱子龍想壟斷只有大明才有,是很難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他穿越來的時候,後金已經多次入關搶東西了。搶回去的東西里面,大明的火炮自然也有。
加上這個時代,也開始有不少洋人出現在大明附近轉來轉去了。
能有膽子參加遠海的洋人,基本上都有點技能和膽子,因而如果能召在手下,必定很容易就打造出西方國家,這個時期的大炮和火器出來。
要知道,當年大明剛開始的火炮,都是仿照西方洋人的呢!
紅夷大炮,是歐洲在16世紀初製造的一種火炮原名小佛朗機),明代後期傳入中國,改進後稱紅夷大炮,也稱為紅衣大炮。
中國人最早見識到的紅夷炮是沉船上的艦炮,後來透過貿易引進的“紅夷炮“,以及包括了攻城炮野戰炮等許多品種。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中國人天生的強悍山寨能力,一下子多年裡就仿照出來了許多自己的火炮。
只是,明朝火炮雜而不精,在於閉門造車,工匠之間也是秘密不願公之於眾。靠手藝吃飯的人沒有像現代21世紀的科學家那樣地位高,所以寧願技術失傳也不傳外人。
以至於到了現在,明朝的火器和大炮“受藥不多、放彈不遠”、“不迅不直,且無猛力”、“裝藥太緊,顛倒炸裂”、“粗惡疏瑕”、“反足取害,安能求勝”。
如果沒有朱子龍的到來,現在此時的明朝火器和西方國家洋人比起來,還是會有不小的差距的。
比如相配套的便於機動和調整射角的炮車、測距望遠鏡(明朝人稱之為“窺遠神鏡“),以及歐洲炮兵對彈道學的掌握。
(明代晚期兵書中除了翻譯歐洲著作的《火攻掣要》、《西法神機》之外幾乎壓根就沒有“彈道學“可言)都是明朝火炮遠遠比不上的。
而孔有德,無意間得到的洋人大炮專業人員,受到的對待遠勝當年的明朝對洋人時的態度。
如果沒有朱子龍的穿越而來,也許若干年之後,恐怕就連火器和大炮,大明都強不過後金了。
不過,萬幸的是。
後金那邊有了意外的歷史變動,大明這邊更是來了一個開掛的朱子龍,所以嘛,呵呵!
(未完待續。)
喜歡我有皇帝分身請大家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