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天,整個村子裡的數千人,都沉醉在巨大的歡喜中。
為了慶祝朱子龍的到來,村子名變更為,子龍村。
這個物質極度匱乏的村子,因為抱上了朱子龍的大腿,現在一下子就有了坐著光子火箭飛入了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
村莊裡的1000多個南洋當地小夥子,全都穿上了棉布衣和沙灘長褲,裝備上了鐵尺、三稜刺、彈簧刀、西瓜刀和雙節棍,腳上則穿著各種顏色的運動鞋。
至於村裡的姑娘們,也都分到了讓她們愛不釋手的小鏡子和各類現代小首飾,其實大多數都是手機掛墜,以及救命用的藥物。
作為獲得這許多新奇物品的代價,村民們也不得不向朱子龍這個天降神人,進貢一些特殊物品。
金銀飾物,珍珠、寶石和翡翠……等等等等。
於是,就在這一片載歌載舞、歡樂和諧的良好氣氛之中。狂歡會開始了!
從此這個新變更名字為子龍村的南洋海島村子,就此開始了他的新世紀。
第二天!
朱子龍做為神人,在眾多村民的前呼後擁之中,對整個村莊和周邊,進行了初步的實地勘察。
村子位於半島的最尖端,朝著三個方向望去,都是蔚藍的海洋。在半島與大陸連線的位置,屬於易守難攻之地,當然有海軍入侵的話,另算。
半島四周的整個海灣,全都被鬱鬱蔥蔥的熱帶叢林所覆蓋。
沙灘上,橫七豎八地散落著許多獨木舟和木筏,被草繩拴在沙灘邊緣的樹下。顯然,平時村民們也有下海行為。
在走了幾十裡地後,又路過一個小型的村子。
朱子龍目瞪口呆地發現,這個小村子裡的人,住的房子是那種比牲口棚還要不如的茅屋。彷彿後世中國鄉下農村常見的草垛子,估計能鑽進去兩三個人就不錯了。
屋頂的茅草普遍有些發黴,甚至還長出了蘑菇和小草。
更讓朱子龍無語的是,在這個小村子裡,不同與剛認識的大村子,小龍村。
這個小村子裡還有一部分“懶人”,索性連這種窩棚也不肯搭建,直接就睡在樹洞裡……應該說他們是尚未脫離石器時代的矇昧本色嗎?
總體來講,這一塊海島區域,對子龍村的人來說。
外敵不多,如果想進攻別人,有了條件的話,進退自如。而且四通八達的海洋,讓這個漁港也可以比較方便地跟遠方進行聯絡。無論是農業、漁業還是商業,在這裡都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當然,前提是,別慘遭大規模的海外洋鬼子和海盜們的襲擊。
不過,考慮到這裡的人,對森林地形的熟悉,以及這裡的林中也是危機四伏。外來者想全滅村裡的人,或討到太多的好處,也是很難的。
接下來的時間,嗯,畫風就不對了。
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朱子龍決定讓子龍村的人統一這個半島,以方便他們發展和自己的半殖民地半傀儡統治,可以正常成長。
於是,附近的村子和森林裡的動物們就雞犬不寧了。
面對千多個手拿超級砍刀和西瓜刀的子龍村村民,以及帶隊的朱子龍手拿ak47,幾乎是橫掃千軍一般的征服了,這附近大大小小几十個村子。
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子龍村的人口和歸化的人口,就達到了上萬左右。
成為了半島上,數一數二的幾個超級大村莊之一,並且還是武力強悍的那種。
接下來,朱子龍要求歸順的人,包括子龍村裡的人,都統統將名字修改成中國人的那種。畢竟他們原來的名字,實在是太難記,也不好聽了!
這裡的人,原來的名字。他們通常沒有固定的姓氏,而只有本人的名字。兒子以父親的名字作為姓,父親的姓則是祖父的名,所以一家幾代人的姓都不同。
所以,要記清他們的名字,簡直就是坑爹!
然而,因為神人姓朱,所以沒有一個人膽敢給自己的新名字姓朱。
不過,為了迎合神人要求名字像其類似的要求。所以眾人開始開動腦子想自己叫什麼好!
什麼李,劉,馬,張開始流行,然而也有不少人希望能多少保留一些當地特色,於是,姓沙,姓山,姓水,姓木,姓海,姓島的人也多了起來。
一般都會是在姓後面加一或二個字,因為朱子龍強烈要求名字不能超過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