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皇太極讓多爾袞打前鋒,繼續往蓋州前進。走了一天,到了蓋州。這裡也是一個樣,一片廢墟,耀州,也是一片廢墟。當天夜裡,大軍只能是住在城外。
一群人圍在篝火邊商議,今後該怎麼應對朱家軍,否則這日子沒法過呀!
“皇上,要我說,連蓋州都不能要了。”代善知道自己以後更沒好日子過,反正也就這樣了,只能是猜測一下皇太極的心思,替他把不好說的話說出來。賭一把簡在帝心,給自己賺個後路!
蓋州都不能要了,這種話一說出來,眾人臉色大變。
蓋州距離奉天才不過幾百公里,騎兵殺過去不用十天吧?這裡是門戶要地,不要了的話,這歷史罪名可重了。
代善看了下皇太極臉色並不難看,心想賭對了,這位老大的心思果然是這麼想的。於是,下一秒,他接著說道:“這一仗之後,最大的感受不是別的,就是朱家軍的火器犀利。火炮更厲害,打三里地都是小炮,輕便的很,兩個輪子就拉著走。那排槍打起來,跟下雨似得,打的還快,最多二十息一輪。大家可以想一下,三段射,會是什麼結果。”
眾後金軍官臉色齊齊再次一變,有相信的,有不相信的,有迷惑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和朱家軍對戰過,所以有這種複雜的心思和表情,也是正常。
一些人心想,如果代善所說屬實的話?
朱家軍能一百多步開始射擊,三段射,就算戰馬跑起來,能衝到跟前的人有多少?
想想,就一陣心寒呀!
正尋思著代善是不是在誇大其詞之時,代善的話又開始說了:“還有一個更要命,朱家軍士兵們不知道穿的什麼衣裳,弓箭根本射不穿。太邪門了,一個兩個還說的過去,大部分人都是這個情況。弓箭在五十步射過去,無法穿透。頂多是讓他們的人往後一仰,然後什麼事都沒有。”
這個話題太沉重了,後金一眾沒和朱家軍對戰過的軍官們,甚至於在想代善是不是在說神話?
那有箭頭刺中了屁事沒有的布衣?你當是天兵的寶甲?還人人都有?寶衣歷史上有!
估計就是一些朱家軍的軍官有,以及夜不收有,代善怕責任過大,誇大了下。
在這種猜測中,代善同志苦比的又說話了:“而且,朱家軍還有能飄在空中的巨大皮球,上面能站人。偵查和火力壓制什麼的,穩壓的厲害,讓我們沒法還手。這事,僥倖的勇士們都可以做證。”
好吧,這下眾後金軍官們,沒話說了,天上飛的東西都能做出來了,這太過火份了。
看到大家全信了,代善整了下衣服,道:“我總結一下經驗,今後朱家軍若來犯,我軍當主動後撤,拉長他的補給線。以大批騎兵為側擊手段,從側面,後面,發起攻擊。當可佔領優勢!我們的優勢是騎兵的速度和近戰,如何充分發揮優勢,是今後的主要戰術。千萬不可以再守城了!”
這話說的太打擊人了!
多爾袞也忍不住反問道:“難道不能我們也造大炮和火器,以火器對火器?”
這話反問的有些唐突了,簡直就是一時衝動的在動搖後金的立國之本。
因為,後金自從立國以來,一直都是以騎射為國家之本。弓箭作為一項成熟的冷兵器系統,在綜合效能上仍然能碾壓早期單兵火器。所以,以前哪怕發現明軍有火器,也不宵用之!
當然,另一個就是科技水平,後金滿族習慣於用弓箭,並且弓箭的製作水平確實一流。哪怕是製作了幾百年的弓箭,拿出來再用,其最大射程只比現代早期的火槍短了百步左右而已。
原來的歷史上,明亡之後,明朝燦爛的火器製造工藝隨著清朝人的鎮壓和屠殺消失了。
後金清軍用大刀長矛戰勝了,當時代表世界火器最高製作水平的明朝。所以弓弩不見得比火器弱,至少他們這樣認為。所以,當習慣成自然,並且號稱是國本之後,你再懷疑箭術的重要性,全面換裝火器。
這絲毫不亞於是在指疑後金立國的根本,是不是正確,以及現在皇帝的間接正統必要性。
哪怕,現在有了孔有德這個反叛過來的恭順王,全軍大部分的投降明軍士兵,用的是火器和大炮,他們暫時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多爾袞這話一出口,就自知不妙了,連忙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