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回答皇太極的是:“大汗,臣以為當今明廷,文荒武嬉。朱子龍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等可用反間計,一邊讓明廷與之反目,借刀殺人。一邊讓駐蒙邊境之軍,清掃林丹汗殘部,統一蒙古,為下一部計劃做打算!”
於是,這才有了突然間,原來就沒有離開蒙古的幾萬清軍,立刻殺了一個回馬槍。
正好將林丹汗包進了包圍圈,準備打大決戰的事情發生,也有了小林同志安排使者來大明求救的行為!
因為,小林同志最近幾年比較老實,只要大明給錢,他就幫大明對付不聽話的人。就算不動手,也絕不當中間派,所以皇太極那邊早就看林丹汗不順眼很久了!
迴歸本體的朱子龍,在房間裡思索了許久。
決定,還是要搶救一下林丹汗。
這是戰略問題,唇亡齒寒,就跟朝鮮不能讓清國佔領了,大後方沒了後顧之憂一樣。
如果讓皇太極統一了蒙古族落,滅了不聽話的林丹汗。那邊大明的另一塊邊防就形同虛設了!
清軍想從哪入關,就從哪裡入關,反正大明軍隊也沒有野戰能力!
現在的蒙古族,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投靠了皇太極,三分之一的人保持中立,三分之一的人聽林丹汗的話,與清國進行對抗中。
真要是讓皇太極統一了蒙古族,以後清國來攻的部隊就可能不只是二十幾萬全國之力了。
加上蒙古族的不少士兵,一國全部可戰之士兵,說是最終會高達三四十萬,也有可能。
顯然,這是不附合朱子龍和大明的利益的,必須要堅定的阻止。
然而,出兵正面對抗蒙古那邊的清軍和參與混亂的形勢之中嗎?
朱子龍想了想,又放棄了這個想法。
自己的朱家軍只有一萬多人的戰力,哪怕有現代武器幫忙,也就相當於二三萬人的戰力。
現在初期,根據錦衣衛的大概情報顯示,清軍那邊就來了四五萬人了,加上蒙古降軍快7萬人的大部隊了。
據說,還在陸續增加,到時候可能來的清軍大部隊會有十萬之眾,幾乎是清國全部戰力的70。
加上蒙古族投降的人,就是十幾萬的大軍。
他們有主場之利,朱子龍的朱家軍,跑那遠去蒙古地盤幫忙支援林丹汗,恐怕就是送死。
不但林丹汗仍然會掛,自己也會掛掉。
還是得三個月,沒錯,哪怕要林丹汗打游擊戰,堅持到最後一兵一將,也只少要他能堅持三個月時間才行。
這樣,一方面可以讓自己先招兵買馬擴軍,一方面可以看清更全面的形勢。
思至此,朱子龍走出了房間,叫人通知各營將官,開會。
也就是這一次開會,讓朱子龍得到了一個更為實用的戰略計劃,可以以少打多,勝算極大。並且必定會讓皇太極再次吐血!
顯然,這是他現在,沒有想到的。
(未完待續。)
喜歡我有皇帝分身請大家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