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子龍連夜魂穿附體進入皇宮,操縱皇帝分身下令地方各軍進京勤王。
後續還在路上的秀女們,原地返回之時。
大明邊關口之後的一處地界,“梆梆”聲不停響起。
邊關內,大明國土的各堡之處,堡內士兵軍戶們齊齊一顫,一齊向聲音和狼煙之方向看去。卻見那邊一束又一束的狼煙筆直升起,在天空中是那麼的醒目。
一名堡內軍官仔細數了數狼煙的數量,嘴巴發抖的說道:“炮響五聲,烽煙五束,看來韃子的大部隊來了,只少在萬人以上。完了!”
一時間,各地淒厲的梆子聲響個不停,在外的軍民等人都是急忙收斂人畜,拼命逃回最近的城堡煙墩。
堡內人人都是臉色難看,忽然有人一聲叫:“看,韃子來了!”
只見,西北方向有煙塵數十股,越來越大,接著一陣陣如野獸般的呼嚎怪叫聲傳來。煙塵中,數不清的後金騎兵出現在眾人的眼前,吼叫沖天。
不過,這些清軍路過小邊墩時,卻不停下打劫,可能是看不上眼。只是不住的耀武揚威,大聲對墩上指點取笑,然後一路煙長衝入大明腹地而去。
堡內大明士兵和軍戶們面面相覷,都是面色灰白。卻是無人有膽出堡與清軍一戰。
等到進入大明腹地之後,這數萬清軍便分成數股,或幾千人一軍,或一萬人一隊,或幾百人一小隊,分奔向各處,開始搶劫。
大股的清軍部隊由清武英郡王阿濟格,俏貝勒阿巴泰、揚古利,統領。
在攻克獨石口,雕鴉堡,長安嶺諸堡後,經由保安衛境內,在居庸關前面的延慶州停留了下來。
一時間,大明宣府鎮東路的保安衛,懷來衛,延慶州,永寧衛等地烽火四處,有如地獄。陷入困境!
京師開始戒嚴!
兵部急諮大同巡撫:“奉旨,今賊奴狂逞,雲鎮已有旨選銳入援,還著飭勵道將。”
大明地方軍陸續上路勤王,哪怕戰力低下,卻也吸引了清軍的大部隊。因而,目前為止,只有分成小股的多支清軍千人左右的軍隊,到處搶劫。
其中有一隻混合蒙古族士兵最多的清軍部隊,卻是來到了馬芳後人駐守的城池附近,這裡距離邊關也不遠。
馬芳1517年—1581年),字德馨,別號蘭溪,山西蔚州今張家口蔚縣)人。明朝嘉靖、隆慶、萬曆時期名將。
馬芳出身農家,十歲時曾被蒙古韃靼部落擄走,後於嘉靖十六年1537年)逃回大同,在大同總兵周尚文手下為隊長,在與韃靼作戰中屢立功勳,累官宣府總兵、都指揮僉事、左都督等職。
其威名只比戚繼光略低一籌!
馬芳當年駐守一處邊關之一時,他的老對方“北虜”,即大明朝的老對手:長期侵擾明朝邊境的蒙古部落。
雖然自明朝開國後,他們的日子便一代不如一代,但這幫人的生存能力,卻不是一般的強,每當實力有所恢復,便會狠狠咬大明朝幾口。
其中,咬的最狠的一次,就是瓦剌可汗也先在土木堡,一舉擊潰明朝幾十萬大軍,還把御駕親征的明英宗抓了俘虜。
而嘉靖年間,明朝又趕上一次他們發狠的時候:韃靼可汗阿勒坦,明朝人稱俺答。這位成吉思汗的子孫,堪稱此時蒙古草原最傑出的軍事家,比起當年瓦剌在土木堡的狠咬一口,阿勒坦更加青出於藍。
他帶給明朝的,是每年持續的打擊。戰鬥力更兇悍,其麾下的騎兵,更是當時蒙古草原的最精銳,經常以高超的指揮與兇暴的衝擊,多次重創明朝邊軍。
被他攻克過的邊境城池,就有石州,朔州,延綏,松子嶺,朔州,廣昌,古北口等十七座,最慘的是大同,曾經從嘉靖十九年至二十一年,連續三次被他佔領。
而這麼一位,差點可以模仿成吉思汗,重新帶領蒙古族走向巔峰的人物,最終卻多次慘敗在了馬芳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