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龍又帶人在自己的田裡轉了一圈,發現距離自己莊子裡的田不遠,可供開墾的荒地達數千畝之多。
這些土地土質都算不錯,可惜水利失修,灌溉不便,這些原本算是優良的田地都荒蕪了。
大明北地就是如此,乾旱少雨,農事全賴灌溉,有水之處為沃壤,無水之處便為荒漠,對灌溉系統的依賴性極大。
可以看出,這些荒地一些原本渠池的痕跡還隱約可見。不過這些河渠多年沒有疏浚,水流不到,己經多是淤淺廢棄了。
在21世紀的現代,中國鄉下的人打一口僅夠自己一家人喝的地下水井,都得幾百元一米的成本。有的地方地理不太好,可能打上二十多米也有可能。這可不算是一筆小錢!
放在古代時期,技術不過關,打水井的成本就更高了,何況還是要能給田地灌水的大水井,那絕對不是明朝的底層老百姓,能支付起的一筆錢地!
所以,古代的田地,一是因為近河才算良田,二是沒有肥料,三是種子不行,自然是產出不高。
朱子龍摸著下巴心想,如果能將這些河渠重新疏濬修理,完全可以讓這一帶成為良田土地。
而且因為是他命人開荒的,給田地灌水的大水井和溝渠也是他花錢打的,加上他的關係網,很容易就可以把這幾千畝新地劃歸他的私人產物。
細細一算,絕對是化算的買賣!
大明後期眼下各地水利失修嚴重,是整個大明普通存在的情況。朝廷窮的定當響,沒有這個財力顧及水利的維修,有限的一些經費又被官員們貪汙私肥,只能依靠地方自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千里桑乾,唯富涿鹿,這是多好的地呀,只要水利到位。”朱子龍越發感覺這事做的。有些地甚至於可以種植水稻!
其實若嚴格按大明法律來看,大明對於各地軍民開墾荒地向有優惠。開墾土地盡歸地方不說,三年成熟後,每頃土地止徵少許的稅銀。倒也和朱子龍之前提出的三年免收租子,不謀而和。
只是其它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庫空虛,需要徵收大批的稅糧。官紳豪強就將自己應納稅糧轉派到平民身上!
結果就是,三年荒地時間免稅時間還沒到呢。
地方官和地主便迫不及待地交人來催派,造成墾農入不敷出。
若是作死不停的繼續追逼錢糧,就不得不迫使墾農逃亡,又造成田地荒蕪,這樣惡性迴圈,各地災荒越來越嚴重,也造成百姓不願意開墾荒地。
唉!
當然,任何朝代的末期總是不缺乏土地的。
災荒戰亂過後,有些地方整村整城的荒廢,甚至千里無人煙。大明後期這會兒,各地其實荒蕪的土地不少,但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讓百姓生活耕種也是白撘!
戰爭荒亂比貧窮更可怕!
不過只是應付數千,甚至於萬畝田地的投入的話。
對現在窮的只有錢了的朱子龍同志來說,這都不是個事兒。
此時此刻,朱子龍站在小山頭上,邊上站了倆只坑爹老虎。心頭豪情充溢胸腹,自己這大明實控之新天下,就從這眼前的數千近萬畝荒地開始吧!
喜歡我有皇帝分身請大家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