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源也是知情識趣,又是感激涕零銘感五內,君臣相得的戲份也是演的足足的,這才退了出來。
正好,賈源退了出來,就遇到正在準備覲見皇上的沈閣老。
二人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偏賈源還要撩他。
沈閣老可不吃激將法,一甩袖子冷著臉進殿了。哼,豎子不與為謀。
……
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財。
雖然這分家之事也算的上私事,但律法還在。
何況這賈家不是平頭百姓,因此分家一事若不處理清楚,難免遭人話柄,御史也不是吃閒飯的。
分家之事勢在必行,賈源事先打了預防針,因此分家之事倒是輕鬆了許多。
這邊他一到家,賞賜也跟著來了,其中就有一根柺杖。
原本這分家的帖子發了出去,知道訊息的,那閒話是壓都壓不住。
又有御史在一旁虎視眈眈,摩拳擦掌的準備給賈府來個大的,這會賞賜下來,各方也暫時熄了火。
心裡頭有事,日子就過得慢。
伸頭縮頭都是一刀,終於是落下了。
分家的地點在東府祠堂。
除去姻親和見證人,榮寧兩府凡是姓賈的一個都沒落下。
這也是特例,畢竟長輩建在,自然不能同旁的一樣。
古代分家自有規矩。
嫡子繼承祖宅爵位,祭田永業田不能動。
其餘能分的,像窮人家沒說頭,就是一些田地牲口並桌椅板凳幾副碗筷,再貴重就是帶著鐵疙瘩的農具。富人家那說頭就多,比如房子田莊、鋪子現銀、古董字畫珠寶首飾、奴僕等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中又以嫡子多佔,庶子少佔。
為了不落人口實,賈源把其他幾房的姻親也都叫來了。
但是這主持的還是寧國公賈演和老太太的孃家兄弟孟老太爺,除去公證人,還有見證人三位,分別為南安郡王、東平郡王,西寧郡王。
分家之後公證人和見證人皆要按手印成契。
時辰一到,賈演便開口道:“分家原有例可尋,嫡子佔七,庶子佔三。”
話音剛落,旁觀的姻親便鬧出了動靜。
賈演暗自嘆了口氣,庶枝姻親實在上不得檯面,未見孟家史家都未發話。他咳嗽一聲,“嫡枝寬厚,並不按舊例分產。依他們所言,嫡子佔三,其餘幾房等分,主母的嫁妝是私房並不入家產,家主健在自留一份。如此,諸位可有異議。”
嗨,這說話喘大氣,簡直要人命。
眾人等了又等,互相對視,確定這國公爺沒有其他的話兒了,這才放下心來。
這時孟老太爺又發話了:“既然沒有異議,便讓嫡子先選,諸位以為如何?”
這才對嘛,孃舅親,不幫著親外甥,還能幫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