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頓下來,已是傍晚17:30分,冬季的這個時候,天空已近昏暗,空氣中彌散著一股寒意,南方的寒,區別於北方,便有幾分陰潮,讓初來的人感到不適。
肖飛卻不在意,或許是心意使然,無論在哪裡,他都能很快適應,他只是倒了一杯溫水,便坐入了書房。
房子是陳家佈置的,電氣傢俱都極為講究,空調和地暖隨時可以開啟,更有管家收拾衛生,居住在此,自然比學院那些擁擠的宿舍樓,舒適更多。
肖飛點亮臺燈,翻開一本書,醫藥領域的一篇著作,便如同一幅漸漸展開的畫卷,悉數映入他的心裡。
他看書的時候,神情極為專注,手自然的放在書邊角,身子端直,唯有翻頁的時候,才會稍動,而今天,即便翻頁,他仍舊保持住了姿勢,因為,手裡的這本書甚為有趣,超越了他往日見聞,對他便是一種啟發。
讀到了一處,關於一種病毒體的實驗,採用的方法和臨床記錄,點亮了肖飛的眸子,那無比平淡,靜默如水的眸子,隨著之後的章節,不斷閃爍出某種光輝。
許久,肖飛起身,走到書架,依循著目錄望過去,發現上面醫藥的書籍佔了絕大部分,這讓他有些困惑,聽聞陳懷說過,他父母均是房地産巨頭,自己經營了一個投資公司,親屬也沒有在醫藥領域的,為何家中會擺滿了這方面的書籍。
好奇心,會驅使人做出更多探究,偏偏肖飛心意淡然,一個心思之後,便不在介意,隨意抽出一本,繼續翻看。
忽而,他的手機響起,一個稱謂顯示在螢幕上,魏老師,肖飛目光一沉,放下了書本,站了起來。
魏千雪,羅永毅妻子,七十年代的高材生,中醫學出身,原在北方某所高校職教,後遇到羅永毅,嫁至杭州定居,婚後一直在家相夫教子,輔助丈夫的科學研究,性情溫和淳樸,對羅永毅的學生頗為照顧,尤其喜愛肖飛,對他,便如同一位真正的慈母。
“師母”,肖飛接起,語氣較為恭敬,半年未見,這次回來,他本該先打通電話過去的。
“聽永毅說,你回來了,師母蒸了年糕,鹵了醬鴨,還包了點水餃,過來家裡吃頓飯吧”,那邊溫和道。
“好”,肖飛回答,又想起了什麼,問道,“羅老師在家嗎”。
“他出差了,明天才回來,不過家裡有別的夥伴”,魏老師輕輕一笑,將電話遞了出去。
旁邊,馮媛接過電話,輕咳一下,扭過來身子,對著劉雪琪和沈怡眨了幾下眼睛,“肖帥哥,這裡好多人都在的你哦”
肖飛微微一愣,隨即釋然,羅永毅承接的研發專案,多數都是華太制藥的,羅永毅與馮德偉之間,關系密切,馮媛初來杭州,自然要去拜訪魏千雪,便是代替父親遞送情誼,更何況,魏老師本就是好客之人。
如此,便不需多想,肖飛淡然的回了句,“好的”,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半個小時後,杭州醫藥大學的教師家屬院裡,幾位老師授課歸來,家裡飯菜已做熟,砂鍋豆腐趁著熱氣更美味,煎餃新出鍋,香脆正適宜,然而,他們卻在一棵冬青樹下站定,頗有興趣的望向同一個方向,目光中皆是贊嘆。
那裡,一位學生緩步走過,他的步子很輕,卻很穩,高大而瘦削的身形,時而隱沒在黑夜中,時而被街燈照亮,從某個角度看,那絕對是個英俊的青年,換一個角度,他卻是一個標杆,是這所大學裡的標杆。
如果說,能力與社會責任相關,強者往往被賦予更多期待,正如同眾人眼中的肖飛,這便是他的命運,與他個人喜好無關,事實上,在這裡,所有年輕人都在行使一種義務,一種無形的,催促他們成長的義務,去戰勝自己,挑戰規則,便的更加強大,以改變這個世界。
許久,肖飛在某個單元房的樓層中站定,敲了三下房門,用力適中,間隔有序,隨即,一個小女孩探出頭來,八九歲的模樣,可愛的小臉微微上揚,聲音如風鈴一般,“肖哥哥”,下一刻,小姑娘撲進了肖飛的懷裡,將頭紮在他的胸口,摩擦著他的身體,她這樣一撲,便讓肖飛不知所措,雙手微微抬起,不知放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