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對於他們這些商人來說,這樣的聚會就是一個了不得的商機。這些王子多少知道一些他們國內的原油生産遠景計劃,如果能他們嘴裡掏出一點資訊,那就可能讓他們收益幾億美元。
李晟沒有過多參與他們的談話,只是靜靜地一邊吃東西一邊聽著,偶爾發表一句沒什麼營養的附和。
波斯灣晝夜氣溫差相當大,他們的宴會並沒有進行到深夜,到了十點多,他們就結束了。
考慮到李晟是從幾千公裡之外趕來的,也有好幾個小時的時差,阿裡和費爾南多也沒有打擾他休息。
不過李晟卻並沒有馬上休息。他在想原油的事情。
空間裡也有石油。只是他沒辦法勘測,不知道儲量如何。
在空間裡溫帶區域的一個小型盆地裡,有一個面積大概二十平方公裡的石油湖,那湖的深度很大,足有三四百米。如果那全部是石油的話,這個湖裡的是石油一二十億噸。不過那個石油湖其實只有表面半米不到的油層,下面全部是水。那個湖的石油好像一直在往外冒,還有一條小溪向外流出。
那條小溪沖湖裡流出來的是原油,走了幾公裡之後,注入了不少的其他溪流,最後落入一個數十米高的瀑布。來到一個數百平方米的的小湖,這個湖一直燃燒著連著上下游的訊息都一直在燃燒。上游的火一直蔓延到瀑布下,而下游則流出好幾公裡。
從火河兩岸數百米款的滿是油汙的空白地帶看,這條火河不知道燒了多久。
他覺得那裡的原油數量並不多,而且也難以在空間裡開採,所以一直沒有怎麼在意。但現在卻想著也許值得試一下。雖然可能會很麻煩,但如果能成功開採出了石油,再麻煩也值得。
當然,他也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他不可能天天在裡面守著,也不可能讓其他人進去空間裡工作。
如果那油層埋藏的淺的話,他也許可以試一下透過地下水勘探一下地下到底有多少的石油。如果數量多的話,說不定可以不用人工操作每年也能出産幾百萬頓的原油來著。
剛才就是聽費爾南多說了一點,他對世界原油的生産的需求量並不是很瞭解。洗完澡後還想這個問題,便在晚上查了一下資料。
他發現世界對原油的需求量還真的已經遠遠超過了出口能力。其中需求增長最大的還是亞太地區。就拿華夏來說,去年華夏的原油需求量已經接近五億噸,但是國內的産量不足兩億噸。這個産量意味著華夏的石油進口依賴度已經接近60。這還是華夏國內大力發展新能源才維持著的。
而有一個資料顯示,如果一個國家的原油進口依賴度一億噸,就不得不考慮動用外交、經濟和軍事手段保證能源安全。如果超過60,能源安全不確定性會加大。
李晟覺得,那也許是為什麼美國對中東地區動武的根本原因。美國對原油進口的依賴度早已經超過了60。
也就是說,如果他真的能從空間裡找到新的油源的話,市場是完全不用擔心的。而且現在每桶原油的價格雖然被美國和其它的需油國打壓,但依然高達80美元每桶。當然生産成本也在增加。那主要是因為中東的一些大油田開採年代已經很久,需要加大生産成本才能保證産量。另外結算貨幣美元也在貶值。
但就算是80美元每桶,那一噸原油的價格也相當於七百多美元。如果農場能弄到幾百萬噸的産量,那也有幾十億美元。每年幾十億美元對於他來說,其實賺不賺都無所謂,現在他賺到的錢就花不完了,賺再多也就是一個數字。但是如果真的有石油,對他一些計劃有幫助。如果有了石油,至少在奧比杜斯建港的就變得有可能多了。甚至可以修建公路到亞馬遜河口的計劃也更容易的到認可。
事實上,算下來,空間裡的那個湖儲存的原油應該也有上千萬噸。也就是說,那個湖其實放著七八十億美元在水面上飄著正等他去撈呢。
那個湖每年能湧出來的原油有多少他不知道,但是他卻完全可以不用花任何成本將那些石油給弄出來。他只要開一個對口就行。如果他將那個湖的水全部排幹,那就相當於少了二十多個大氣壓,然後再打一個洞,不知道能不能讓底下的石油自噴。
李晟的想得越來越樂觀。
如果真是能在空間裡找到一個自噴油井,那肯定是能賺大錢的。
只是,就算真的有石油出産,他需要考慮的事情也很多。石油這東西不是他有就能賣的。那玩意在任何國家都是戰略物資,想要生産都有點難度,數量多了,銷售也很成問題。
不過他想到這裡,不由自嘲自己是想多了。那個湖到底能出産多少的原油還不清楚呢。現在就想這些有點過於早。
他查了一陣資料,等頭發自然幹了便睡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