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立即否決這個方案:“那不可能。”
鄒主任也不問為什麼,繼續說第二個方案:“其實在河邊附近有一片地方地勢是比較高的。李先生,你看這裡。”
他說著攤開地圖,指著距離西帕魯湖口不到一公裡的地方:“這裡有一片臺地,要比原先選定的地點地勢高五到十米,面積有八十多平方公裡。這裡很適合建城。問題是這裡距離現在的碼頭有十多公裡,”
李晟看到那是一片不規則的臺地,從等高線上,看,確實比碼頭附近要高出好幾米。周圍的地勢也相對比較高。
他也記得上次大洪水,那片地方確實並沒有被洪水淹沒。
而此時,他也想到一些之前從未考慮過的問題。現在的碼頭區,如果一旦發生上次那樣的洪水,碼頭的裝置就可能會被淹沒,而且那些倉庫至少一層樓的東西都要報廢。如果洪水時間足夠長,農場的産品就可能無法外運。
如果是一開始,他到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擔心現在農場對碼頭的依賴很嚴重。如果因為洪湖水造成碼頭裝置損壞,要想讓碼頭重新投入使用,怎麼也要到洪水退去一個月左右。如果真發生那樣的事,是現在的農場無法承受的。
他沉思了片刻,說:“那就用第二個方案。不過這個方案,我要求在合適的地方建一座碼頭。而且這座碼頭必須要比現在的碼頭地勢高四米以上。”
鄒主任聽了他的要求,在圖紙上琢磨了一番說:“在這個地點建那樣的碼頭沒有問題,但是工程量會比較大。這裡的河灘地有兩公裡寬,如果想要建成李先生想要的那樣的碼頭,就必須在這裡重新開挖一條河道。”
李晟看到他用鉛筆在那片臺地的東側畫了一條線,點頭說:“你們先計算一下需要多少工程量。”
鄒主任點頭。說:“好的。另外,如果李先生決定在這個地方建碼頭的話,我建議將挖出的土方堆積在這裡,讓這裡變成一個平臺。這樣的話,碼頭就會位於河的左岸,那樣對停泊更大型的船舶更加有利。不過那樣做工程量會增加很多,另外還必須要建一座橋。”
李晟一聽,眼前一亮,說:“這個建議很不錯。”
建那樣一座碼頭,確實會耗資巨大,但同樣也有很大的好處。他可以將碼頭從小鎮獨立出來,而且河流的淤積對碼頭的泊位影響會更小一些。
至於建橋,那也可以視作是後續公路工程的開端。
當然,在手續上也肯定會麻煩一些,畢竟將一條農場的界河變成農場的內河。這設計到一些土地權屬方面的問題。他是必須要處理好的。
鄒主任聽他這麼說,便笑了,說:“如果李先生容易這個方案,那我們接下來就針對這片地方進行規劃。不過因為這片臺地的形狀不規則,特別是在靠近河岸的一段比較狹小。所以在規劃可能就沒辦法按照李先生之前的方形佈局了,規劃也複雜一些。”
李晟點頭說:“那沒有關系。只要面積差不多就行。”
他對城鎮的形狀沒有什麼要求,反正也不需要建城牆。
他問:“這份圖紙能給我一份嗎?”
“當然可以。這是電腦列印出來的。我們可以列印很多出來。”鄒主任對自己的意見能被採納,還是很高興的。
如果按照之前李晟指定的地點,就算他們的規劃再漂亮,也是一個失敗的專案。但是如果按照他們這個替換地點規劃,卻會完全不一樣。
在他走了之後,李晟看著那份圖紙。圖紙雖然只是顯示了碼頭到西帕魯湖之間的河岸地區。但也讓李晟看清楚了,其實這片土地的地形並不是完成平坦的。而是南低北高,雖然落差不是很大。但在洪水到來的時候,高出的幾米,卻非常重要。在北部比較高的區域修建道路,不會因為洪水而中斷。在這個臺地修建建築,也不會因為洪水而被淹沒。
另外,那片臺地建了城鎮後,依然有一大片的土地。這片土地完全可以劃出來充當工業區,和專門供鎮民租用農田種植蔬菜和水果之類的農作物。
只是現有的碼頭怎麼辦?
一個在洪水期可能沒有辦法使用的碼頭,總覺得不安全。但如果廢棄好像又有點浪費。
他想了片刻,舊碼頭可以專門用於作活牛外運。
屠宰場那樣的工廠,他是絕對不會打算建在城鎮附近的,那汙染太厲害。他決定碼頭可以繼續使用。但裝置什麼的,到時候可以轉移到新的碼頭。而在豐水期,也可以用來裝卸牧草和糧食。那樣多少能增加農場的輸出能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