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亞馬遜的氣候允許每年種植三茬糧食,但寂靜農場計劃每年就只種兩茬。
一茬在旱季種植相對喜旱作物,比如玉米、小麥、大豆等,而在雨季,則種植一茬水稻。
李晟覺得應該開始準備開始農忙了,便去找張峰看有沒有什麼需要他的地方。
這天張峰並沒有在辦公室,李晟打電話才知道他是去了田頭。
雨林中高溫多雨,腐殖質損失較快,農場每一茬糧食種植之前,都需要進行肥地。張峰正是去看施放綠肥的情況。
他也想看看農田的情況,便趕了過去。他趕到田頭,農田邊上堆著大量的綠肥,在很遠的地方就聞到綠肥的味道。雖然不是很臭,但這味道肯定比不上新鮮空氣。
他找到正在田裡檢查土地泥土狀況的張峰。
張峰將手裡的泥粉拍掉,對他說:“老闆,你來的正好。這地裡的泥土肥力還是很不錯的。這次也許施上次一半的綠肥就可以了。
李晟也看到這耕地泥土的顏色已經由之前的紅色變成了灰白色,這應該算是變成了熟地了。不過這和他需要的還有一定的差距。他說:“還是按照之前的量弄吧。這又不是化肥,多放點也無所謂。”
張峰也就是想減少一點工時消耗,現在他這樣說,也就此作罷。他點頭說:“那好,我會讓他們做好的。”
李晟想了想,還是解釋說:“我聽說黑土是最肥的,我看能不能將這些耕地整成黑土。”
張峰一想,覺得也不是沒可能。這片耕地才施了兩次綠肥,土色就變了。說明綠肥對土質的改造能力還是很強的。在整兩年,說不定就真的變成黑土地。只是要想保持,需要花點心力。畢竟氣候就在這裡,如果沒有足夠的腐殖質補充,這裡的土地很快又會變得貧瘠。
他笑著說:“我明白了。”
“下一茬水稻計劃什麼時候種植?”
“等雨季開始一個月左右。如果太早,水稻開花的時候雨水多會影響産量,如果太晚,影響下一茬的農時。”
李晟又問:“今年有什麼需要改進的沒有?”
“農田方面特別的改進不需要。農機數量足夠了,卡車安東尼也訂購了一些。如果說糧食方面需要的,就是更多的輾米機。”
聽他這話,李晟聽出他有未盡之意:“那其他方面呢?”
“工人人手不夠了。現在牛群比之前增加了二十多萬,但放牧工人還是那些人。現在也許還能撐的住,你計劃在明年陸續增加到六十萬頭,工人肯定忙不過來。另外,程東告訴我說,蘑菇和蜂蜜的生産需要增加人手,老丁也說蝸牛養殖需要更多人手。我這正和他們合計要增加多少人手呢。”
李晟也知道寂靜農場的産業專案太多,向放牧和耕種還好。但蝸牛養殖和蘑菇種植都是人力密集型專案,蜜蜂和蝸牛也是同樣如此。人手確實要比較多。
特別是蝸牛和蜜蜂養殖以後都會不斷擴大,蜂蜜是肯定會有市場的。而蝸牛正由費爾南多和陳博打市場,他相信農場養殖的蝸牛不會賣不出去。等到市場開啟,這幾個專案需要的人手會不斷增加,現在多請一些人來正好慢慢培養他們的經驗。
“那行,不過這要招募多少人,招什麼樣的人。你有什麼想法?”
“他們提出需要的新增工人總數有兩百多,不過我覺得可以先招一部分。等真的急切需要了再招募。不過招什麼樣的人,我還沒想過。”
李晟看了一眼,知道他不是沒想過,只是不想說出來而已。他小聲說:“從國內招一半以上。一部分就在巴西招募,不一定是巴西人。只要在巴西有工作簽證就行。除了放牧工人之外,主要招女性,未婚的年輕女性最好。”
張峰錯愕地看著他,想了一下說:“老闆你是想給那些還沒結婚的小夥子拉紅繩?”
李晟輕笑說:“總要給他們一個機會。”
張峰也笑著點頭。現在農場裡的華工卻是有不少是已經成家的,但也有不少是還沒結婚的。
還沒結婚的,回家結婚後說不定就不來了。特別是李晟給的薪水很高,一些人覺得掙夠了回國做點小生意什麼的,雖然賺的少一些,但也好過兩夫妻兩地分居的強。但如果兩夫妻都是農場的工人,發生那樣的情況的可能性就會低得多。
當然,有人走了,以寂靜農場的待遇再招人也不難,但要找到有經驗有信得過的人卻不容易。
不過張峰也有他的看法:“老闆,我覺得這次招工,最好考慮招募一些專業技術比較高的人。比如招一些大學裡農業畢業的。比如請一個獸醫。雖然還不能得到巴西的執業許可,但可以人來了考證。”他是覺得農場的牛肉是比較特殊的,覺得還是自己人更值得信任一些。所以他建議李晟到國內找人,而不是在巴西找已經有執業許可的獸醫。
李晟想了想,說:“你說的挺有道理。我回國一趟吧。”如果是要招專業的人,讓別人去招,他不放心。而且他也有很久沒回國了。
他說著,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對了,今年農場運了多少糧食給陳博?”
張峰搖頭說:“我這邊只統計糧食總的銷售量,沒有分成那個客戶的。歐洲那邊也有不少,去國內的,我沒辦法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