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後悔也晚了。”
李晟哈哈笑說:“我正在努力將她搶過來。”
說笑之後,李晟問張峰:“老張,現在丘陵區還有一片地方我想不到要種植什麼,你有什麼建議?”
老張搖頭說:“我也想不到。現在農場裡種植的東西比我之前在好幾個農場裡見到過的農作物的種類加起來還多。”
他雖然是個農民,但農民對農業也不是什麼都知道的。
李晟沉吟了一陣,說:“我記得巴西人也不少使用草藥的,我們是不是可以種植一些草藥。”
“李,我不認為那是個好主意。巴西人現在使用草藥的人越來越少了。而且他們需要的草藥在叢林能完全滿足他們。”託馬斯提醒說。
李晟一想,也確實是那樣。使用草藥的主要就是印第安人或者老一代的移民,現在的年輕人更加信任西藥。
既然想不到,李晟也暫時將這個事情放下了。他又問張峰:“綠肥儲備得怎麼樣了?”
“在雨季之前肯定可以滿足水稻種植需要。丘陵區那邊開始比較晚,可能會有一些缺口。”
李晟“嗯”了一聲,良久才說:“負責積肥的工人多分配一些到丘陵區。雨季開始後,那些土地肥力下降的更快一些。”
“好。”張峰點頭,將這個事情記在本子上。
“稻田的整飭工作,完成的怎麼樣了?”
“已經翻耕六萬英畝,目前正在進水浸泡。剩下的兩萬英畝在五天之內就能翻完土,只要雨季不會提早太多,在雨季開始之前就可以完成插秧。”
李晟點頭說:“積肥的工作需要提高一些效率。從今年開始,稻田每年可以種植兩茬,肥力要跟上才行。”
在熱帶雨林,雨水多,氣溫高,腐殖質容易分解土地酸度比較高,他希望透過綠肥解決這個問題。綠肥不僅可以彌補水田養料的損耗,還因為加了是一些石灰而有一定的中和酸度的作用。
那是早就已經做好的規劃,張峰也很關注這個事情。他是農民,知道如果土壤的酸度高容易誘發稻瘟病。所以那些綠肥至少在最開始幾年是不能缺的。
“我會盯著這個事情。”張峰頓了頓,說。“對了,老闆。丁家強最近正在試驗一個比較新穎的養殖模式。”
李晟一聽,有點好奇。
丁家強是張定邊拉攏來的一個戰友。就是那個在部隊養了十幾年豬的那位。現在正在負責豬的養殖方面的工作。養豬場的位置比較邊沿。可以說比較偏僻。所以所以李晟在見過對方一面之後,就在沒和對方碰過面。這說明對方是一個工作負責的人,而李晟恰恰相反。
只不過,這人又有什麼好主意了?
只聽張峰說:“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被蝸牛吃過的甜象草留下的葉梗,豬非常喜歡吃。他便做了個實驗,一些豬用被蝸牛吃過的甜象草喂,一批用直接收割下來的喂,最後一批依然用之前的飼料。其他各種條件都盡可能一致。經過一個月的養殖,為蝸牛吃過的那些豬比另外一批增重多二十多斤。而喂甜象草的比喂之前的飼料的平均多增重六斤。”
李晟還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呢:“那他的實驗打算如何做?”
“他做了一個報告,打算做一個實驗。打算形成一個甜象草和蝸牛、豬、雞鴨鵝、魚這樣的一個迴圈生物鏈體系的養殖模式。”張峰說著拿出一份二十多張a4紙。“我看了一下,覺得不錯。但我也對這些不是很懂。”
李晟結果檔案,一邊翻著一邊笑著說:“那就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讓他放手去做好了。”
他現在是在懷疑是不是那些從空間裡拿出來的蝸牛有什麼特殊的能力可以促進動物生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