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公務員資源也是很珍貴的,怎麼會隨隨便便就給你們呢?
眾人面色越發不好看了,只覺得想成為大明國土實在是一見很不靠譜的事情。
姬傲劍又道,“最重要的是,各位在南洋的邦國並不穩定。內有土人作亂,外有列強欺淩,興亡沉浮,隨生隨滅,又怎能接納你們的地盤?”
大多數人顯出沉思的神色,但依然有人問,“這又為何不能接納,我們希望的就是大明來保護海外領土。”
姬傲劍道,“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領土有尺寸喪失,便是奇恥大辱。天朝若是把南洋這些不穩定的地盤視為國土,那就得經常面對國土變化縮減的窘境,動不動就出現喪權辱國之事,誰受得了?”
……
過了良久,一位老者遲疑著問,“姬侯爺,你說了這麼多天朝不接納我們的道理。但為何那西洋諸國開拓海外領土,卻是特別起勁?”
姬傲劍點頭道,“問的好,西方列強之所以要侵佔海外地盤,為的是商業利益。”
西方強國在海外佔下一塊地,都是服從本國的商業需要,或者是為了掠奪原料,或者是為了商品傾銷。
姬傲劍道,“海外地盤,那叫殖民地,不是本土。殖民地上的人民,受的都是二等待遇,豈會被宗主國一視同仁。”
殖民地是供養宗主國的養料,只靠拳頭說話,搶搶打打乃是常事,今日多一塊,明日丟一塊,不怎麼丟面子,絕不會像丟失本土那樣被國人視為天大恥辱。
有人一咬牙,忽然喊起來,“只要大明保護我們的商業利益,就算是我們為大明開拓殖民地也行啊。”
眾人恍然大悟,紛紛說道,“殖民地就殖民地,只要天朝願意來當宗主國。”
這南洋的華人,當年出海的時候,只有討生活做生意的念頭,後來有了些勢力,佔了些地盤,但內心深處還是保留了商人意識,自己掙下的海外産業才是最重要的,至於當地成為原料市場還是傾銷市場,那真沒關系。
姬傲劍笑道,“各位這樣想,就是最正確不過了,但是各位又如何證明自己對於大明有商業利益?”
華夏王朝是幾千年的農業國,對於海外利益從來不上心。雖然大明前年開始了變法,但還遠遠沒成氣候。
大家想來想去沒什麼主意,只好問姬傲劍,“小侯爺,你說怎麼與天朝打交道?”
姬傲劍也不推託,當下說道,“要成為天朝的海外利益代表,你們就得以公司身份歸屬大明,向朝廷交各種商業稅和貿易稅。”
眾人一時做聲不得,“這真的有用?”
姬傲劍道,“這怎麼會沒用?你們既然只是公司,不是邦國,那就是單方面向朝廷送錢,卻不需要朝廷賑災,那朝廷自然要維護你們的利益。”
有人不解,“如果我們是公司了,那怎麼管理我們佔下的地盤?”
姬傲劍嘆氣,“這還不簡單,對於大明來說,你們是公司;對於南洋來說,不管有什麼地盤,公司派個總督去管那些當地土人就可以了。”
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大家恍然大悟,“不錯,不錯,這好像是東印度公司的路數。”
姬玉雪淡淡道,“只要諸位是天朝的公司,大明南洋水師更能名正言順來保護本國公司的利益。”
眾人聽了,更是大喜。南洋水師前身是龍魂幫,威震東南海域,就算對付不了英國海軍主力,也不弱於歐洲二流海軍。以後大家好歹也能和列強的公司別別苗頭,不再是最底層的肥羊。
姬傲劍介面道,“既然大家都要以公司化來運作,不如大家聯合成立集團公司,力量合到一起,就更方便互助。”
眾人齊聲道,“言之有理。”
那位老者道,“小侯爺,你家在南洋地盤最大,你來說說,我們這集團應該叫什麼名字?”
龍魂幫既是船幫,也是商幫,在南洋自然也有打下的地盤經營,生意規模做得極大。擔任龍魂幫“總督”角色的本是姬水鏡,只是她現下因為明朝央行的諸多事務分不開身,沒能趕上回來。
姬傲劍道,“古人雲,遙望海外有仙山。我們這裡正好是十三家公司,可以叫做三島十洲,都是著名的海上仙山。唔,我家便叫做蓬萊公司。”
十三家公司,分別根據三島十洲起名,有蓬萊公司、瀛洲公司、方丈公司……而集團公司,就叫做仙山集團。
起完名字之後,有人忽然困惑了,“三島十洲,好像都是東海上的仙山,但我們這裡是南洋,這真合適嗎?”
姬傲劍笑道,“老兄你多慮了,我們今天還是在佛寺當中議事,卻起了道家風格的公司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