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魂幫的沙船順著運河進了揚州城後,停了下來,操帆掌舵的水手都歇了手上的活。
此時天色近晚,淩譚便點人去城裡酒樓訂席,送到船上來。
姬傲劍見小尋躍躍欲試的樣子,說道,“小尋,你去買些花燈,晚上我們在船上放燈。”
小尋聽了大喜,高高興興地跟著龍魂幫的人一起上岸去了。
入夜之後,船上一邊推杯舉盞,一邊看元宵燈火。
但見揚州城中煙花不斷升起,火樹銀花,璀璨萬分,映得天上一輪明月更是分外清亮。
淩譚贊道,“好月色!古人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果然不假。”
姬傲劍道,“淩舵主,你很有詩意才華啊。”
淩譚道,“姬公子,我既然名號叫做三潭印月,自然便是喜歡與月有關的詩句。古人還有一句詩叫做二十四橋明月夜,也是說揚州的月色。”
姬傲劍忽然想起自己還有個備用名叫做姬小月,如是八姐在場,定然會說自己和月也大有緣分。
他看了看天頂的月亮,忽然就不怎麼喜歡了。
此時有幫眾問道,“淩舵主,為什麼揚州的月亮特別圓?”
淩譚道,“揚州自古是個花花地方,什麼‘煙花三月下揚州’,‘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都是文人墨客形容揚州的繁華歡樂。既然有這麼多的詩人贊詠揚州,那揚州的月亮也就格外圓了。”
幫眾們明白了,“原來揚州也是以青樓聞名的地方,那和金陵的秦淮河相比如何?”
淩譚正色道,“這種問題,你們要去問丁隊長才是。我是名門大派弟子,向來潔身自好,怎會對這些場所進行比較?”
姬傲劍想到年前丁隊長曾主動向自己打聽過秦淮河的所在,不禁說道,“淩舵主,你果然是正人君子。”
淩譚謙虛道,“哪裡,哪裡,淩某不過是把持得住,這是行走江湖的基本操守。”
只聽姬夜艾的聲音從船艙中傳出,“揚州的月亮特別圓,是因為揚州不僅是一處繁華盛地,也是一座苦難之城。明月俯瞰古今,見證盛衰,在詩人眼中就覺得十分明亮。”
眾人聽了一怔,小尋先喊了起來,“我明白了,揚州十日!”
兩百年前,清兵在揚州連屠十日,殺成了一座空城。
大家想起這段慘事,齊齊點頭,嘆道,“揚州果然十分苦難。”
姬夜艾道,“遠不止此,揚州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別稱,乃是蕪城。”
說起揚州遭逢浩劫的歷史,早在南北朝時便已屢次受禍。北魏攻打劉宋,侯景叛亂蕭梁,兵鋒所指,都讓揚州化為一片廢土。
當時有大詩人見到揚州城池荒蕪,寫下過千古名篇《蕪城賦》,揚州從此就有了“蕪城”之名。
兩宋之際,金兵南侵。明末清初,滿人南下。又兩次讓揚州遭受了滅城之難。
然而揚州又是一座頑強的城市,每次遭受戰火劫難之後,又能浴火重生,從廢墟中複蘇起來。
在姬傲劍去過的時空中,中國進入近代史以前,雖然北京是天下中樞的帝都,雖然廣州有十三洋行的興盛,但說到華夏此時的最繁華城市,卻當屬揚州。至於未來的魔都,現下還是一片蘆葦灘。
所以揚州既是繁都,也是蕪城。正如華夏一般,有過領先世界的燦爛文明,也有過沉淪於血火之中的慘難遭遇。
姬夜艾撥開琴絃,彈出純淨澄澈的曲音,在眾人心中展開了一片空靈夢幻的皎潔月色。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這首曲子是《春江花月夜》,江上的明月看過了揚州滄桑,看過了世間變幻,看著江水千年以來一直奔流。
一曲彈畢,眾人心神都已沉醉在天邊清月之中,久久沒有出聲。
遠處爆竹之聲連響,這元宵節的爆竹放得往往比除夕還猛烈,終於把大家震醒過來。
只見運河的水流之上,已有點點華燈亮起,隨波漂浮。
小尋見放河燈的人多了起來,拍手道,“少爺,我們也開始放燈吧。”
工業革命之前的地球,地球上任何城市入夜之後幾乎都是漆黑。只有到了燈節的時候,滿城火光,才會顯出不夜城的瑰麗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