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傲劍安排已畢,說道,“我們今天的民主議事,就圓滿結束了。”
兩人一起點頭,“少爺你十分民主。”
接下來,姬傲劍天天去白骨洞裡解剖推敲人體結構,修煉白骨意境,揣摩發勁技巧。
其中有一天他還去見了三姐的大圖書館,見那書屋地上兩層,地下五層,每一層都堆滿了上百個書架,登時沒了想法。
遲疑著問道,“三姐,這些書你全記下來了?”
姬聖典嘆道,“哪有,只看了三成而已。”
姬傲劍覺得要倒地,三成那也不是人類能記下的吧。“三姐,你是不是心中有硬碟了?”
姬聖典沒有回答,自行說道,“東坡居士少年時曾寫過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橫批是周遊天下。”
姬傲劍知道這類軼事往往是拉個名人做由頭,未必就是東坡先生,“這副對聯氣勢很大,足有天地入心的宗師胸懷。”
姬聖典道,“其父蘇洵看見後,卻為孩子感到擔心,怕他小小年紀狂妄自大,自滿自得,不夠謙虛,於是,把對聯改了一下: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姬傲劍問,“橫批莫不是改成了學海無涯?”
姬聖典道,“身居陋室。”
姬傲劍想了想,“三姐,你是不是想說,本事不足的時候,卻要天地入心,就是不夠踏實穩重,反而走上了歧路?”
姬聖典道,“沒有豪情,也攀不了巔峰。”
姬傲劍更糊塗了,“三姐你究竟想說什麼意思呢?”
姬聖典微笑道,“既要有壯志淩雲之心,又要有好高騖遠之覺。沒有狂妄過,便不會有真正的敬畏,也不會有真正的謙虛。”
姬傲劍怔怔不語,似有所悟。
姬聖典道,“一個人修行佛法,一生至誠,從不懷疑,他能否有大成就?”
姬傲劍想了想,“這和學拳一樣,沒有自己的想法,恐怕一輩子都只是有板有眼,走不出他人的格局。”
姬聖典點頭,“求道之路,起始自然要踏實而行。走著走著,覺得前人的路不完全適合自己,原有的理論不能說服自己,到此容易陷入智慧劫,就會有迷茫,有動搖。”
姬傲劍道,“到此應該怎麼辦呢?”
姬聖典道,“披荊斬棘,勇往前行,為自己開路。甚至被人看做離經叛道,也在所不惜。”
姬傲劍有些恍然,“這便是壯志淩雲,走出自己的天地?”
他有些明白了,三姐這是在指點自己怎麼去尋找天地入心的宗師契機。
姬聖典又道,“禪宗高僧,多有呵佛罵祖之舉。”
姬傲劍道,“這是他們在自己求路,既然要走新路,往往會與傳統相悖,所以看上去就離經叛道了。”
姬聖典道,“只是庸人常常跟風,以為只要呵佛罵祖,就能有路。修行不足,境界不到,還未迷茫,就要離經叛道,這只是自尋死路。”
姬傲劍似乎又有了些領悟,“三姐,那你覺得四姐她只是求道才離經叛道呢,還是確實墮入魔道?”
姬聖典道,“這就只有本人才能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