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多傑的家裡已經囤積了九把各式各樣的槍了……
男孩子的世界裡,槍永遠都不夠的。
每把槍都有它特殊的使命。
現在,多傑的阿爸正在替他整理這些看上去擺放的“亂七八糟”的玩具槍。
沒錯,阿爸回來了。
距離“然諾基金會”舉辦的“家和萬事興”主題活動,還有30分鐘開始。
這可是每月的頭等大事,他怎麼會“再”缺席呢?
與孩子們的“兒童節”類似,“家和萬事興”也是每個月12日,下午2:00準時開始。
2006年末,村頭的大桂樹底下開始被平整成了一個廣場。
再後來,廣場上出現了一座巨大的蒙古包。
從那時起,胸口繡著一個金色小拳頭的志願者們開始挨家挨戶的動員村民們參加——
“然諾基金會”舉辦的“家和萬事興”的主題活動。
但響應者寥寥。
楓飄香村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兒童村。
從新千年開始,村裡的年輕人就逐漸開始走出去奔命:
混不好,我就不回來了!
慢慢變的楓飄香村就只剩下留守兒童和老人。
現在,大一點兒的孩子們都去上學了。
小的,還在襁褓當中。
志願者們面對的,是一群不怎麼識字,不怎麼說普通話,不怎麼跟陌生人交往的老人。
第一屆“家和萬事興”是冷場的。
只有村長一家,在志願者的安排下,完成了一系列活動和親子游戲,比如:
年輕的媽媽抱著懷裡的嬰兒跳鍋莊。
兒女們給老人洗頭、洗腳、剪指甲。
兄弟姐妹們互相幫助鑽繩網、爬梯子……
看上去一點兒都不難。
也不尷尬。
都是自己家的孩子,爹孃老子,尷尬啥子?
當然不難,還很有趣!
這也就罷了,讓圍觀的爺爺、奶奶們羨慕嫉妒恨的是:
村長一家每順利完成一個小遊戲,那個胸口繡著金色小拳頭的眼鏡兒就會發給他們一張毛爺爺!
這一連串的遊戲玩下來,村長家怕是得有七八百入賬了!
我滴個乖乖隆咚嗆咚嗆!
孩子的阿爸出去打工,一個月都掙不到這麼多錢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