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歌當初加入“卡哇伊”愛狗協會,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以狗會友,認識更多的愛狗人士;第二,找女朋友,聽說協會裡的漂亮女孩子很多。當然,在奇歌的心中,第二個目的才是最主要的。
當奇歌加入這個協會後,他才弄清楚了情況。傳聞是沒有錯,漂亮的女孩子的確是不少。可惜,不是已經結了婚的,就是名花有主的。所以,不要說挑挑選選了,就連可以被挑選的物件都沒有。
為此,奇歌感到很失望。其實,還有許多單身的男孩子和他一樣失望。他們當初加入“卡哇伊”愛狗協會,也是抱著找女朋友的主要目的。否則,在那麼多愛狗協會的招募中,就不會馬上選擇加入“卡哇伊”愛狗協會了。
佑希是“卡哇伊”愛狗協會的副會長。他已經三十多歲了,可還像個長不大的大男孩。他打心底裡喜歡狗狗,也打心底裡想把愛狗協會辦得越來越好。雖然他也是個單身者,但和那些光棍會員們不同,他並不急著要找女朋友。即使熟人要為他介紹女朋友,他也以沒有時間談戀愛而婉言拒絕了。
在協會的座談會上,奇歌提出建議:“我覺得,我們協會應該多招募一些女孩子。每次活動都是一群群的男性同胞,別人還以為我們是在政治改選呢——男性的人數遠遠超過女性的人數。”這時候,佑希還不明白奇歌的真實想法。佑希回憶了協會的會員人數和男女比例,覺得奇歌的建議存在欠缺。
可是,很快地,光棍會員們紛紛表明他們真實的意圖。“我們不想因為寵物而耽誤自己的終生大事。能多一個機會,就多一個吧!”“協會真的想留住我們,最好還是多招些女孩子。畢竟,我們每年都要交會費的。”“要漂亮的單身女孩子!算了,我們要求不能太高,看得順眼就可以了!”“實在找不到女孩子,找些阿姨媽媽也行啊!別誤會,我是想讓她們給我們介紹女孩子認識。”......
佑希笑著說:“我看啊,以後有機會,我們可以和女孩子多的協會聯誼。這叫優勢互補!”奇歌和其它的光棍會員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他們都等著佑希能把這件事情辦好。值得高興的是,一個月後,“卡哇伊”愛狗協會就和“菲菲”舞蹈協會聯誼了。
雖然舞蹈協會的單身女孩子很多,但奇歌都不怎麼心動,他覺得和她們沒什麼共同語言。正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後來,愛狗協會來了一個新會員叫安娜。奇歌發現,安娜才是他心儀的女孩子。
不光奇歌喜歡安娜,還有其他的光棍會員也喜歡安娜。盡管競爭很激烈,但奇歌對自己充滿信心,他認為安娜一定會選擇他的。為此,他還特意制定了一份詳細的追愛計劃。可是,好訊息來得快,壞訊息也來得快。沒等他真正展開追求,安娜竟然和佑希談起了戀愛。
奇歌萬萬沒有想到,不動聲色的佑希竟然下手那麼快。奇歌耿耿於懷,他有意無意地當面挑釁了佑希,可佑希沒有任何的反擊。其他喜歡安娜的男孩子也耿耿於懷,他們也有意無意地對佑希發洩情緒,可佑希還是沒有任何的反擊。
盡管如此,他們還是認為,佑希是個陰險的人,表面上好像不在乎什麼,背地裡卻在打小算盤。說不準哪天,他就要對他們展開報複。然而,讓他們深感意外的是,佑希非但沒有報複他們,還在關鍵時刻保護了他們。
就這樣,奇歌和其他喜歡安娜的男孩子都由衷地敬佩佑希,深深地被佑希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對奇歌而言,雖然心儀的女孩子沒有選擇他,但他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畢竟女孩子選擇的是一個真正的好男人。很快地,奇歌就再也沒有為這件事而耿耿於懷了。
筆者的話:
中國現代女作家張愛玲曾經這麼說過:“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事實上,的確如此。你本以為可以天長地久,卻未料愛情經不起時間的推敲;你本以為可以終成眷屬,卻未料愛情敵不過金錢的誘惑;你本以為可以打動一個人,卻未料愛情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落下了帷幕。
愛情不是比賽,從來沒有所謂的贏家和輸家。即使你已經做好了全面準備,可還是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有時候,你剛剛經歷過幸福和甜蜜的感覺,緊接著出現的就是讓你難過和苦澀的事情。那麼,哪種讓你更難以忘懷呢?是幸福和甜蜜,還是難過和苦澀?
奇歌當初加入“卡哇伊”愛狗協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找女朋友。可惜,後來才知道那些漂亮的女會員不是已經結婚的,就是名花有主的。後來,協會新來了一個叫安娜的單身女會員。奇歌對安娜很心儀,並制定了具體的追愛計劃。
然而,讓奇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還沒有正式開始追求安娜,安娜就已經和協會的副會長佑希談戀愛了。為此,奇歌耿耿於懷,怒氣難消。他有意無意地當面挑釁佑希,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洩在佑希的身上。盡管如此,佑希沒有責怪和反擊他,還在關鍵時刻保護了他。最後,奇歌被佑希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不再為這件事而耿耿於懷了。
毫無疑問,在感情的世界中,如果男孩子和女孩子能互生愛意,那自然很好。但如果只有男孩子喜歡女孩子,那隻能說明他們是有緣無份。在這種情況下,男孩子應該懂得釋懷。因為愛情是兩廂情願的事情,光一個人喜歡是不夠的。
然而,在生活中,總有些男孩子不能釋懷。由於沒有得到女孩子的愛意,他們為此而變得憤怒起來,不僅要把負面的情緒發洩在無辜人的身上,還要摧毀別人的愛情和幸福。於是,就做出了一些偏激的舉動和行為,伴隨著攻擊性,也伴隨著破壞性。
有時候,當一個人失去判斷能力後,緊接著就會有一群人失去判斷能力。這群人會效仿這個人的舉動和行為,甚至於將這些舉動和行為升級。由此,則引發出一系列的惡性事件。這種現象,在犯罪心理學中被稱為“破窗效應”。
根據“破窗效應”理論,如果一扇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那麼不久後,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如果牆上出現幾筆塗鴉,沒有被清洗掉,那麼很快地,牆上就會布滿各種各樣的塗鴉。同樣地,如果一個人做出違規的事情,沒有被制止和懲罰,那麼緊接著,其他的人也會紛紛做出違規的事情。
勿容置疑,個人和社會是緊密聯系的,個人行為和社會環境是相輔相成的。如今,雖然社會資訊變得越來越公開,越來越透明,但每個人還是應該具備最基本的判斷能力,知道什麼是真善美,知道什麼是假惡醜。
【彩蛋】
男孩子第一次去見女朋友的父母,心中難免有些緊張。所以,他盡量順著他們的意思去說話,不敢提出絲毫的質疑和反對。
男孩子說:“前不久,我的電腦中了木馬病毒。”女朋友的父親問道:“你的電腦吃藥了沒有?”男孩子想了想,很尷尬地回答道:“算是吃過了吧!”
女朋友的父親不禁笑了,道:“咦,你忽悠我呢!電腦中病毒,不是有防毒軟體嗎?!”男孩子抓了抓頭皮,哭笑不得。
筆者評論:避免掉入陷阱的方法,第一條是敢於說“no”。